李白@杜甫写了一首诗,带红了唐朝八个“酒鬼”,李白为何排倒数第三?( 二 )
文章插图
他为了避祸让贤,成天呆在家里扮酒鬼。喝得个鲸吸百川,那叫一个夸张。不过他装得这么好,最后还是被李林甫逼得服药自杀了。第四个侍御史崔宗之,是李白的好友,李白夸他:“崔公生民秀,缅邈青云姿。”他有玉树临风般的秀美姿态,也有竹林七贤阮籍一样的傲骨。崔宗之其实是没有喝醉的,那么为什么会说他是“酒仙”呢?主要是因为他喝酒和做人的姿态,的确是有一股“仙”气。第五个是苏晋,也是一个少慧能文的才子。但是仕途不顺,后来被外放当了一名刺史。他曾经得胡僧传授一本经书,自己没事关门起来修禅,其实是为了避世。但是,修禅的生活也是非常枯燥的,所以有时候他也会跑出来喝酒,以此来逃避禅课。然而,他并不是真地喜欢喝酒。第六个就是李白,李白这个典故就不用多说了。他喜欢喝酒,因为酒可以激发他的诗才,并且他很傲气,“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喝成这样,还知道自己是“臣”,可见他是在装醉。
文章插图
第七个是书圣张旭,三杯下肚就开写,故意脱帽拿头顶对着大臣。他喝酒一没喝醉,二不是为了避世。他就是和李白一样,借诗来助“书”兴,顺便蔑视一下权贵。他的字倒是写得真漂亮,所以别人看他傲慢,也只当他是喝高了。焦遂是八人中唯一的“布衣”,他没有什么特别,平时就是一个结巴。他是八人中酒量第一的,李适之的“长鲸吸百川”只是比喻而已,焦遂是真能喝五斗,并且是唯一不会醉的人。贺之章喝高了,走路不稳掉井里;李琎喝高了就想迁封地;李适之喝高了就说自己当“酒鬼”,是为了“让贤”;崔宗之喝高了就冲人翻白眼。苏晋喝高了就不坐禅;李白喝高了就开始吹牛逼,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喝高了就脱了帽子露出头顶,故意对王公大臣无礼。只有焦遂不怕喝高,因为他多喝一点,讲话就利索三分,所以他才是真正的酒中仙。
文章插图
和李白、张旭一样,他也是通过喝酒激发自己的口才。并且他不在官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完全没有必要借酒装疯。雄辩滔滔,讲得那叫一个爽!前面七个没法比。李白为什么被排到“八仙”的倒数第三呢?那是因为这首诗是从八个人“敢于表达真实内心”的程度来排列的。贺之章有心事,可是他什么都不说;汝阳王李琎、左相李适之有心事,可是他们什么都不敢说;崔宗之有心事,用眼神来说;苏晋有心事,用行动来说。当当当当,到了我们最牛逼的三个“酒仙”了。李白是“假醉”,用醉话来说;张旭和崔宗之一样,是用行动,“露出头顶”来蔑视权贵。
文章插图
但是不同的是,崔宗之“白眼”扫射的范围,到达的层级可能还不够。并且很可能是因为人长得太漂亮,所以“白眼”被人看成了青眼。于是张旭就排到了他的前面,成了“倒二”。“倒一”的焦遂,很有可能是一名光棍。所以他想议论什么事,都不用“详醉”,更不用脱帽子了。一喝高了就“雄辩惊四壁”,还不知道他说了一些什么奇怪的言论呢。所以这么一比,李白排“倒三”也就很合理了。
- 刘氏#李白一生娶了4个老婆,为何都悲催还有一婚外情,留下千古佳句!
- 微微一笑&杨国忠借对联骂李白是猴,李白微微一笑,三步之内,答出千古绝对
- 中国文学&他比李白更狂,鲜有人知道,一生落魄留下几多千古名篇!
- 诗仙李白!杨玉环使了三招让唐玄宗魂牵梦绕,最后一招最为关键!
- 七言律诗#杜甫最经典的一首七言律诗,第二联妙绝古今
- 杜甫&诗词丨史上最全“秋”字飞花令,句句经典,值得永久收藏
- 德言容功&此人被誉为古代第一才女,却写了一本书,毒害中国女子近两千年!
- 人生@听说李白的一首诗,帮助无数人走出了人生低谷?来看你能领悟什么
- 贺知章!杜甫写酒的一首诗,幽默诙谐,一气呵成,堪称诗中精品,别具一格
- 猿声&李白很经典的一首诗,短短四句,后人评价惊风雨而泣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