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鸟儿,从远古一路飞来……( 二 )
沿齐长城一路东下,至安丘境内有座城顶山,山上有座公冶长讲学书院,现有公冶祠和其塑像。传说公冶长喜欢鸟儿,常以食喂之。冬天大雪封山,他见鸟儿饿得喳喳直叫,就打扫出一片空地,每天投放些食物。鸟儿们经常围着他飞来飞去,飞累了就落在他的肩膀上,用它们的语言与他交流。一季两季,一年两年……若干年后,公冶长渐渐听懂了鸟语。老乌鸦多吃多占之心落空,便放开了“乌鸦嘴”:“公冶长,公冶长,山后河边有死羊,你吃肉,俺吃肠”。跑到山后一看,却不是死羊而是人尸。差役将公冶长当嫌疑人押至县衙,公冶长分辩说自己懂鸟语,是被老乌鸦骗了。这时,正巧有只燕子叽叽喳喳飞来飞去。知县大人说:“你说你懂鸟语,我问你,这只燕子在说啥?”公冶长答:“燕子说,你儿子把它儿子摸去藏在课桌盒子里,请叫你儿子把它儿子放了。”知县大人将信将疑,到场一看,果然一切如公冶长所说。从此,公冶长懂鸟语的故事流传开来。
上世纪80年代初,著名曲艺家刘兰芳曾将这个故事引进了她的长篇评书《杨家将》中。
像许多民间故事一样,公冶长懂鸟语也只是个美丽的传说。可是,在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喜爱鸟儿的大量文字记载,历代先贤的锦绣华章中,鸟儿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如《诗经》中就提到了30多种鸟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绝句,更是耳熟能详,千百年来一直回响在朗朗书舍里。在众多写鸟的佳作中,白居易的这一首既直白又有教育意义:“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几句大白话,读来直击人的心灵。
除了文学外,鸟儿还一直是美术绘画、音乐艺术大师们钟爱的主角儿之一,古今中外,描绘和讴歌鸟儿的经典作品数不胜数。其实,鸟儿在民间更是广受喜爱,劳动人民素有把鸟儿当作吉祥物的传统,家具上刻有鸟儿图案,花被上印着燕子,枕头上绣着鸳鸯,就连说话,嘴边也常挂“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之说。神奇的鸟儿,寄托着一代代中国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流到童年的小河里,我看到了自己与鸟儿一起成长的一幅幅倒影。秋末,播上了麦种的菜园就成了我的幼儿园,娘给我一个小板凳,叮嘱说,坐在这里别离开,要是有鸡和鸟来刨食,就把它们轰走。于是,那块菜园空地上,每天上演我与禽鸟追逐的游戏。麦苗露头了,长高了,娘用一个草人替代了我,那草人头戴苇笠,脖子上系着的纸片在风中飞舞,禽鸟们认定那就是我,吓得不敢近前。
鸟儿需要吃“活食儿”,尤其喜欢小昆虫。小时候,小伙伴们在苇笠底下缝一布袋,将落地的幼小麻雀、雏燕放进去,带它们到田野捕捉蜘蛛蚂蚱喂食。还没睁眼的幼鸟听到呼唤声,脖子伸得老长,张开的嘴比头还大,奋力等待食物,样子很是可怜。几十天后,幼鸟长出羽毛,扎出翅膀,终于会飞了,这时就会将它们撒出去,从几米到几十米,越飞越远,盘旋累了便返回落在苇笠上。快成鸟的时候,它们的飞翔本领越来越出色,可不管多远,一听到呼唤声,就会从老远飞回来……
文章插图
3
生活是面多棱镜,总是将各色人等价值取向原版呈现出来。小区外是一条园林式景观河,层层叠叠的虬枝繁叶,日夜不停的流水,不仅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也引来了大批鸟类,其中居然还有白鹭、苍鹭。没想到,这种在北方难得一见的鹭鸟,竟时常出现在我的窗前,令我兴奋不已。从此,我常“守窗待鹭”,感叹这群白色公主从唐代的“西塞山前”翩翩飞来,跨越千余年长空来到我的都市楼前,依旧记得远方与归途。可是后来,鹭鸟不明原因地消失了。有一天,我在河道上邂逅了一支几乎天天沿河道遛跶的“弹弓队”,终于明白了鹭鸟不辞而别的秘密,想必它们早已领教过弹子的威力了。
- 裘丹莉!原神《神女劈观》火了后,国家队也开始内卷?神仙打架看懵玩家
- 季后赛|美媒列出了效力NBA10个赛季以上,却从未缺席过季后赛的19名球员
- gts#读书 | 华为人的故事:从“信息孤岛”到通信的万里长城
- 千古名诗#宋代有位和尚,毫不出名却写下一首千古名诗,最后两句从未被超越
- 移风易俗$从中古到现代的民国时期,民间移风易俗之——废除跪拜,以茶为礼
- hr|祸从口出,聪明的人在职场中要懂得闭嘴
- 手绘@“我的天才儿子?”13岁儿子期末没考好,父亲从书包里翻出一本手绘中草药图
- 清风山!此人在梁山排名第九,身怀绝技从无败绩,却意外落选五虎将
- 华东军区&国士的爱情:与妻子肝胆相照60年,从未吵过架,去世后合葬
- 宝石$古代的金镶珠宝戒指有多溜,从宝石到猫眼石,你想不到的全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