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在传统中国,年味儿有很多可触可感的指标( 二 )
身心健康度新春
中国人一直有过年前扫房子的传统。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到除夕,民间把这段时间称为“迎春日”,也叫“扫尘日”。这种民俗来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用打扫卫生来防止疫病的宗教祈福仪式,后来演变成在新年来临前彻底大扫除的习俗。而且“尘”与“陈”同音,所以这一习俗又有了“除陈布新”的含义,把一年的烦恼、穷困、灾病统统清扫出去,迎接新一年的顺心、福气,寄托了人们避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何大齐《北京的春节》
文章插图
磨 豆 腐
腊月廿五磨豆腐
豆腐谐音是都福
玉皇下界察民情
家家迎神衣食足
民间谚语有“二十五,磨豆腐”之说,豆腐谐音是“都福”。我小时候听奶奶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之事。玉皇大帝听说灶王爷被世人所贿赂,可能说了许多假话,蒙骗了自己,于是在腊月二十五这一天,要亲自到人间察访一遭。世上的凡人呢,知道玉皇大帝要来察访,就家家磨豆腐,把磨好的豆腐藏起来,磨剩的豆腐渣盛在碗里当饭吃。玉皇大帝一看,人间竟如此清苦贫穷,只能用豆腐渣充饥,于是大发悲悯之心,马上降福人间。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二十五迎玉皇大帝视察,这美好的传说和习俗,近两千年来,为华夏大地第一盛典——春节,增添了许多乐趣和百吃不厌的美味。
——何大齐《北京的春节》
文章插图
剃 头
腊月除旧迎新春
剃头挑子最辛勤
容貌光鲜辞旧岁
来年诸事皆顺心
到了年前,邻居们会互相招呼:“要剃头的赶紧着吧!”这是因为老年间有个不成文的说法:正月里剃头不吉利,尤其是有舅舅的人。所以腊月里是剃头师傅最忙的一段时间,虽然辛苦,但他们的收入也是平时的许多倍,那真是累并快乐着。
——何大齐《北京的春节》
文章插图
办 年 货
鸡鸭鱼肉与猪头
集市采购兴意稠
阖家团聚除夕夜
一年辛苦尽慰酬
老北京人过年之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儿歌里唱得好:“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 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 糖瓜粘;二十四, 扫房子;二十五, 做豆腐;二十六, 炖白肉;二十七, 宰公鸡;二十八, 把面发;二十九, 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从中可以看到,除了二十四扫房子搞卫生以外,全是准备过年吃的东西……每到农历腊月,人们就会把一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一点儿积蓄,拿出来奢侈一下,把年夜饭尽可能准备得丰盛一些,让全家人高高兴兴地过个团圆年,这已经成了百姓的生活习惯,成了民俗。
——何大齐《北京的春节》
文章插图
代写春联
爆竹声声迎新年
家家户户贴春联
喜庆富贵书不尽
对联摊上写吉言
老北京人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两侧的门框上用大红纸贴上对联,这种对联又称春联或红对子。我小时候住在西四牌楼,邮局门口有一位平日代写书信的老人,因为那时文盲多,而且传递信息的方式只有书信,所以他的生意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到了腊月,他带上笔墨纸砚,现场给人写春联,摊位周围总是热热闹闹,人流不断,写完晾干后交付,总是能挣一点儿润笔费。
- 上海&小年到底是哪天?网友吵翻,上海人表示:我们真的不一样
- 艺术&宁海双林艺宿村“派出”艺术大师陪你过年!你铁定稀罕
- 艺术中心#一群“戏精”就地过年娃告诉你“双减”下的寒假怎么过
- 属牛|惊喜接二连三出现,生肖牛在2022年1月底遇到伯乐,逆袭职场
- 求职|为什么现在特别难找工作,投了好久的简历都石沉大海,怎么办?
- 离婚|奇葩的办公室恋情
- 招聘|天津教师招聘各区招聘时间统计,大部分区笔试时间都在5月之后
- 大年|@广大网友!一起欢度我们的节日——红红火火过大年活动等您来参与
- 东方|上海老外“就地过年” 非遗文化感受“东方美学”
- 元素|“赏年画 过大年”新春年画大展开幕 汇集中轴线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