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薇”事件现副作用,某律所拒收川大毕业生,网友:差不多得了( 二 )
另外有一批网友觉得这家律所就是在炒作博眼球 , 本来事情已经慢慢过去 , 非要翻出来 , 打着“正义之举”的名义 , 行就业歧视之实 , 这种企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 不去也罢 。
网友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 , 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 站在任何一方想都是有些道理的 , 但是笔者觉得如此公然拒绝川大的毕业生 , 属实有些不公平了 , 张薇一人之过不能牵连其他学生 , 那样只能证明企业的短视和狭隘 。
大学生就业本就不易 , 企业招聘更应公平公正 , 不能一竿打翻一船人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用多说 , 学历、家世背景以及个人能力都成了考察的重点 , 就连毕业院校都被纳入简历筛查的标准 , 因此大学生就业变得越发艰难 。
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 , 企业确实应该拿出正确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来 , 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平台 , 如果连企业都存在一些不合理规定 , 那么不仅将人才拒之门外 , 还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
笔者觉得企业纵然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人才选拔标准 , 但是也不能总是想当然 , 给予学生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 才能够更好地吸引并留住人才 , “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做法有些太狭隘了 。
【笔者寄语】“张薇”事件过去已经很久了 , 但副作用还是会有的 , 这就告诫学生一定要谨言慎行 , 别给自己找麻烦 , 也别因为行差就错让学校和家长丢脸 。
当然企业在用人方面也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毕业生 , 张薇只不过是教育漏洞下的个例 , 要相信德才兼备的学生还是占多数的 , 不能将个人的错误转嫁到其他无辜的学生身上 , 那样反倒显得自己小家子气 , 到头来还是很难收获学生和社会的认可 。
话题:你对这家律所的做法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删除)
- 被“职业”两字耽误的大学:明明实力很强,却没有很大的名气
- 蜜蜡商家之间的“暗语”
- “拒招川大学生”通知被撤回,电话轰炸,连律所都感到了害怕
- 眼里都没有光了!毕业生晒上班颜值变化,主打一个“生无可恋”
- 这种中间带有“汴”的大清铜币收藏价值极高 有四枚成交价287.5万
- 俄罗斯美女大量涌入中国,表面上是找工作,实际上另有“玄机 ”
- 泥沙越多鱼越大!小浪底开闸放水,钓“牛尾巴”鱼的时机来了
- “不走留在这给你守灵啊”,00后与领导的对话火了,句句都是高能
- 当“硅胶脸”混进职场剧,撞上天然脸演员,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 律师事物所和多家企业声明不录用“川大”毕业生,频繁遭电话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