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幽怪诗谭:穿插诗词的小说选本

本文所介绍的海外所藏中文古籍善本信息 , 由原典纪书局友情提供
幽怪诗谭 , 原书共6册 , 碧山卧樵纂辑 , 小说选本 , 其突出特点是在小说语言中穿插大量诗词 , 全书穿插诗词约四百一十首 , 平均每篇多于四首 。 小说中引有唐代诗人皮日休、罗隐、王昌龄 , 宋代苏辙、朱淑真等人作品 , 以及明代高启等人诗作 。 书中的小说串连他人诗歌虚构故事 , 含多幅版画 。
原典|幽怪诗谭:穿插诗词的小说选本
文章图片

原典|幽怪诗谭:穿插诗词的小说选本
文章图片

原典|幽怪诗谭:穿插诗词的小说选本
文章图片

原典|幽怪诗谭:穿插诗词的小说选本
文章图片

作者简介:
碧山卧樵不知何许人 , 一说即莫是龙别号 。 莫是龙字云卿 , 以字行 , 又更字廷韩 , 号秋水 , 又号后朋 , 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 。 善书 , 皇甫汸、王世贞辈亟称之 。 《明史》卷二百八十八有传 。 栩庵居士 , 姓名不详 。
书籍简介:
幽怪诗谭六卷(明)碧山卧樵纂辑(明)栩庵居士评阅 明末刻本 。 框高二十?一厘米 , 宽十四?三厘米 。 每半叶九行 , 行二十字 , 白口 , 左右双边 。
书前有崇祯己巳(二年一六二九)听石居士《小引》 , 阐发了《幽怪诗谭》的宗旨 , 概括说明了作者的大文学观念 , 即把诗歌与小说联系起来 , 把文言小说与长篇白话小说联系起来 , 打破了以诗文为正宗的传统观念 。 既称“自序” , 亦为作者本人语气 , 由此推测“听石居士”亦即碧山卧樵 。
据目录统计 , 此本为六卷九十四则 , 而文实为六卷九十六则 。 听石居士的《小引》是自序 , 也是《幽怪诗谭》的纂辑总纲 , 交待了《幽怪诗谭》题名来源及作者的诗学、俗小说观点 。 《小引》后为全书总目录 , 目录后依次有插图十二幅 , 然后依卷分目录、正文 , 井然有序 。 每幅插图均有标题 , 如首幅为“申阳福地” , 次为“清江遇故”……插图和小说文字相匹配 , 图文并茂 。 第五幅“绛帻老人”插图有“右歙黄真如镌”六字 , 说明徽州刻工黄真如曾参与此书的镌刻 。 黄真如 , 明崇祯间安徽歙县人 , 版刻工人 , 曾刻《盛明杂剧》二集三十卷的插图 。
是书为小说选本 , 其突出特点是在小说语言中穿插大量诗词 , 全书穿插诗词约四百一十首 , 平均每篇多于四首 。 小说中引有唐代诗人皮日休、罗隐、王昌龄 , 宋代苏辙、朱淑真等人作品 , 以及明代高启等人诗作 。 书中的小说串连他人诗歌虚构故事 , 努力契合小说人物心情和故事环境 , 在编辑诗文选本时 , 改动原作 , 藉以表达自己的艺术见解和批评观念 。 有不少小说作品取材或改编自前人 , 也有很多乃明人所独创 , 不仅有助于后人深入考查明人编创诗文小说之方法 , 还保存了许多明代小说及诗歌 。 是书有四十多篇小说 , 既不知出处 , 又不见他书收录 , 堪称保存至今之明代孤本 , 为全面认识明代小说创作面貌和编辑出版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数据 , 对考察明代诗文小说之特征及演变轨迹 , 具有不可替代的文本价值 , 在小说史和诗歌史上 , 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
是书眉端有墨笔批语 。 是书不易见 , 国内外研究资料较少 。 国内仅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明刊全本 , 国家图书馆藏有两卷明崇祯间刊残本 , 该残本中插图保留较好;北京大学图书馆等藏有抄本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南京大学和扬州广陵书社曾出版过影印本 , 但印数较少 。 书末有朱鼎煦跋 , 交代其得书于市 , 开卷便觉与其有宿缘 , 遂斥善价收之 。 朱鼎煦(一八八六—一九六八)字酇卿、赞卿 , 号别宥 , 萧山(今属浙江)人 。 藏书家 , 编有《朱鼎煦藏书目录》 , 著录古籍五百余种 。 其藏书庋藏两处 , 一在鄞县 , 一在萧山 。 一九四○年日寇入侵 , 萧山藏书尽毁 。 鄞县藏书 , 先遇水灾后又不幸遭盗贼劫掠 。 朱鼎煦去世前立下遗嘱 , 所余藏书全部捐赠天一阁 。 一九七九年八月 , 其后人悉数捐献天一阁 。 是书钤有“萧山朱鼎煦收臧书籍”“朱别宥收臧记”“鼎煦”“别宥斋”“别宥”“朱家”“朱印鼎煦”“萧山朱氏别宥斋藏书印”“赞卿心赏”“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等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