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不能停!》:全体打工人的互联网嘴替

【《年会不能停!》:全体打工人的互联网嘴替】《年会不能停!》:全体打工人的互联网嘴替

文章图片

《年会不能停!》:全体打工人的互联网嘴替

文章图片

《年会不能停!》:全体打工人的互联网嘴替

文章图片


《年会不能停!》绝对是我近几年来我看过最有原创性 , 最“搞笑”的华语喜剧片 。 之所以双引号搞笑 , 是因为电影的喜感非常独特——它不是那种传统式咋咋呼呼装疯卖傻的搞笑 , 而是一本正经地在做讽刺 , 然后在荒诞的情节中冷不丁来上几个吐槽职场的笑点 。 结尾董事长担任青天大老爷为员工平反的结局有些俗套 , 但想想又能怎么样呢?在这个集体裁员的时代背景下 , 借着一部电影以年会的形式替打工人当个嘴替 , 发泄心中不满 , 元旦假期一过 , 不还是得回到公司装孙子 。

该片讲述了钳工胡建林阴差阳错被调入集团总部成为金领 , 在集团年会上揭露了工厂贪腐的高管 , 最终保住工厂的故事 。 钳工胡建林在集团裁员之际阴差阳错被调入总部 , 裹挟在“错调”事件中的人事经理马杰为保饭碗被迫为其隐瞒四处周旋 。 从“工厂”到“大厂” , 从“蓝领”变“金领” , 胡建林因与大厂环境格格不入而笑料百出 , 也像一面“职场照妖镜”照出职场众生相......


影片的前一小时笑点非常国产化 , 讽刺35岁裁员讽刺996讽刺互联网黑话 , 讽刺这世界就是一场集体性掩耳盗铃 。 那些藏在眼神语气和停顿里只可意会不可言明的职场站队文化只能说咱拆尼斯可太懂了 , 每句阿谀都是话里有话每声奉承都是忠诚测试 。 看电影时发出的会心一笑 , 都是打工人曾经咽过的泪 。 后面虽斜向理想童话 , 甚至跑到年会上揭露黑幕 , 但出于全片戏谑荒诞的风格 , 也不算太出格 。 若是讲道理演说的戏份再删一些 , 或像湖南企发文化写的年会发言稿那样以更妙的戏剧化处理 , 那电影的节奏便不至于在后半程放缓 , 逻辑也能更自洽 。


其实整部影片就是一个关于下岗潮的故事 , 延宕了20年的失落无力感 , 被包装成玩笑 , 恰如其分地桥接了当下 , 笼罩在“人生巅峰”巨幕灯牌的阴影下 。 一个做了二十年的大梦 , 开头和结尾都是望不到未来的绝路 。 历史土崩瓦解了 , 然后你把巨响的回声当成节奏 , 唱欢愉的歌 , 跳滑稽的舞 , 闭上眼翻个身把梦继续往下做 。 梦里有理想、有正义、有恶有恶报、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 有一切没有的东西 。 我们说电影“造梦” , 真正造的东西却是醒来那刻的落寞 , 是苦中作乐的决心 。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婷婷在其代写的解释称在红写道 , 这是一部聚焦职场的错位喜剧 , 精准击中当代职场人的痛点 , 将职场问题梳理 , 量化整合 , 并加以提炼重组 , 形成了一套组合拳 , 为当下低迷的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 优秀创作团队为产品赋能 , 打通了国产喜剧的壁垒 , 作为一个开发很久才落地的项目 , 虽然仍有优化空间 , 但是差异化做足 , 仍为市场提供了一个良性范本 。 希望能倒逼国产喜剧发展 , 击碎信息屏障 , 延长生命周期 , 在垂直领域实现绝地反超 , 拒绝资源向流量倾斜 , 同国际市场达成颗粒度的对齐 。


整部影片精准地踩中当代上班族的爽点 , 让他们在此发泄无法改变现状的愤怒与压抑 , 仔细想想还挺悲惨的 , 笑完之后还得继续回狗屁公司加班 。 配件厂是集团的起点 , 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工作精神的符号般的象征 , 胡建林用最淳朴的态度去面对总部的员工 , 反而让他们措手不及 , 做出一系列诙谐幽默的事情 , 从侧面反映出如今公司体系的荒诞 。 影片结尾能够安慰多少人 , 能够激励多少人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 那必定不可能 , 不过能有个幻想还是很不错的 。


这是献给所有打工人真正的年会 , 建议组织统一观看 , 挠到了打工人经年不绝的痒 , 台词和情节好好 , 几乎每一秒都是痛点 , 内娱终于有编剧导演上过班了!影片没有流量明星和大制作 , 但是观影气氛无比热烈 , 笑声掌声不断 , 而大家笑得有多大声 , 就说明这片子有多讽刺 , 也说明打工人这一年里遇到了多少委屈 。 只可惜电影不过是理想主义者的悲歌 , 故事中那个平等公正付出总有回报的世界永远也不会实现 。 但无所谓 , 累了忙了一年了 , 看看这个电影 , 权当是全体打工人的互联网嘴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