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 , 一枚历史爱好者 。 欢迎大家【关注】我 , 一起谈古论今 , 纵论天下大势 。 君子一世 , 为学、交友而已!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以母系继嗣制为原则建构起社会组织的母系社会 , 这是先秦两汉的大量文献记载可以证明 , 也是国内学术界所肯定的 。
本文图片
问题在于 , 学者们在论述母系社会时 , 往往将母系制与母权等同起来 , 宣称在中国母系社会 , 即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中期 , 妇女从事采集和原始农业 , 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劳动力 ,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或主导的作用因而妇女的社会地位高于男子 , 妇女在社会上不仅享有特殊的尊敬 , 而且控制着管理氏族事务和经济生活的权力 。 简言之 , 中国古代母系社会是以母权制为特征的妇女在上统治男子的“母权制社会” 。
中国历史上果真有过一个“母权制时代”吗?
众所周知 , 母权制时代的说法最初是由郭沫若等历史学家于本世纪30年代提出并经五、六十年代的学者们反复论证而形成的 。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 这些学者在研究中国原始社会的过程中 , 所能依靠的文献和民族志资料并不多 , 史前考古的资料更是十分有限 。
因此 , 当时的学者主要还是依据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史模式来重构中国历史的史前时代的 。 建国以来科学考古发掘工作所取得的巨大进展 , 使我们对于中国史前文化和社会的认识日趋深入 。
本文图片
现在看来 , 前辈学者们依据摩尔根模式建构的中国原始社会史体系并不符合历史的实际 。
对大量新石器文化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综合考察的结果显示 , 中国古代虽然有过母系制社会 , 但却不存在“母权制” , 学者们认定中国上古时代有过母权制的主要依据是 , 在母系社会 , 妇女是原始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劳动力 , 负担着繁重的生产劳动、在经济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这是“母权制”盛行的物质基础 。
从现在看到的大量考古资料看 , 母权制论者对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耕农业生产情况的描述 , 其实是不正确的 。
据不完全统计 , 全国现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达7000多处 , 经过科学发掘 , 迄今已经在黄河长江流域发现了一系列早期新石器文化 , 包括河南的裴李岗文化、河北的磁山文化、甘肃的大地湾文化、江苏的马家浜文化和浙江的河姆渡文化等 。
这些新石器时代前期文化大多处于由采食经济向产食经济过渡阶段 , 使用陶器 , 经营原始的锄耕农业 ,
定居聚落已经相当稳固 , 恰恰是摩尔根所谓妇女在农业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母权制繁荣阶段 。
但上述文化遗址的发掘报告却告诉我们 , 裴李岗、马家浜、磁山 , 大地湾、河姆渡文化时代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劳动力实际上是男子而不是妇女 。
这一点可以从各遗址的墓葬中随葬品的组合上得到证实 。
如距今75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墓地 , 经人骨鉴定 , 凡男性墓皆以石铲、石斧和石镰随葬 , 而女性墓则以石磨盘、磨棒和陶罐随葬 。
本文图片
正如中国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所表明的 ,
石铲、石斧、石镰是新石器时代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生产工具 , 被运用于从开垦种植到收获的几个主要生产环节:石斧为烧荒前砍伐树木之用 , 石铲用于翻地 , 石镰则用于收割 。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中国美术!广州美术学院战“疫”作品即将亮相迪拜世博会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其实后面还有3个字,原来我们一直误解了
- 中国传统文化#五月,一首诗站在窗外
- 盗墓案!中国盗墓史上最长的一次盗墓,屋里挖了整整20年
- 汉魏洛阳城!汉魏洛阳城考古取得新发现:确认宫城显阳殿、显阳殿宫院、永巷等遗址位置
- 中国经济#2021年度经济学图书有三个特点:思想性、历史叙事及学科交叉
- 湖北省文联$新春佳节氛围浓 中国书法·年展全国行书草书作品展在汉开幕
- 红与黑#方隆昌/澡雪精神——庆祝第24届冬奥会中国画24家学术邀请展
- 奥林匹克!徐晋平/澡雪精神——庆祝第24届冬奥会中国画24家学术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