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4年春季 , 作为高校毕业生的你们 , 开始投身校园招聘活动 。 今年就业大环境愈发严峻 , 许多岗位招聘名额有限 , 薪资水平也低迷不振 。
对于工科类专业的学生 , 由于具备核心技能和较高的议价能力 , 就业情况相对乐观 , 毕业生满意度高 , 就业签约率也处于领先水平 。
然而 , 文科类专业的同学们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 。 在招聘会场中徘徊 , 可能很难找到适合的岗位 , 即使有岗位存在 , 竞争也异常激烈 , 薪资水平也普遍偏低 。 文科类学生常常抱怨 , 整个招聘会场几乎看不到对文科生的需求 。
▲文科最惨的5个专业
根据官方公布的最新投票数据 , 文科生的就业状况引起了广泛关注 。 通过分析2024届应届毕业生的投票结果 , 我们评选出了五个就业最惨的文科专业 。
第一个专业是汉语言文学 , 得票率最高 , 让人感到很意外 。 汉语言文学曾得到张雪峰老师的推荐 , 在文科中属于抢手专业 。 其录取分数线相对较高 , 很多高分学生纷纷报考 。
但当毕业季来临时 , 就业情况可能并不理想 , 这与预期产生了落差 , 导致很多人怀疑当初的选择 。 这个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中小学老师或公务员 。
在民营企业中 ,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 , 这大大限制了该专业的就业前景 。 此外 , 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 , 毕业生数量已经趋于饱和 。
【文科生就业危机:这5个专业毕业生严重饱和,2024届学生要慎重报考!】
第二个是新闻传播学专业 , 也是当今最具争议性的文科专业 。 同样因为张雪峰老师的言论引发了一场关于新闻学专业的全社会讨论 。 大家各抒己见 , 看法不一 。
从2024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 ,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就业形势确实不容乐观 。 传统媒体招聘岗位有限 , 往往只青睐名校出身、硕士学历的应聘者 , 本科生很难有出头之日 。
公务员岗位以及事业单位岗位 , 新闻学专业学生能报考的同样有限 。 然而 , 随着时代的变迁 , 单纯研究新闻学已难以在社会中立足 。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 , 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更受欢迎 。 例如 , 熟练掌握PS或PR等技能的人往往更具有竞争力 。
第三个是法学专业 , 出现严重供过于求 。 根据网络媒体的统计数据 , 我国法律从业人员的数量已经超过80万(非国家机关) , 而真正岗位总供给量只有40万左右 , 大量从业者只是打杂 。
我国每年法学类专业的毕业生超过10万 , 但除了国家的政法机关以及律师事务所外 , 其余的单位根本无法消化 。 这种行业特性限制了法学专业学生选择其他的就业途径 。
因此 , 法学专业学生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 。 一方面 , 优秀的学生成功考取公务员或考研成功后到律师事务所工作;另一方面 , 那些没有考取法律从业资格证、未考研或考公成功的学生则面临困境 。
第四个是哲学专业 , 出现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 。 今年招聘会的现场 , 许多哲学专业的毕业生都深感无奈 。 他们感叹 , 各种招聘岗位似乎根本就没有给哲学专业的学生机会 。
最终 , 他们只能选择公司所谓的管培生岗位或者是没有专业限制的岗位 , 结果却沦为企业里面的打杂人员 。 更多的学生则寄希望于考取公务员或者是中小学教师这一条出路 。 这是他们觉得最好的选择 。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阶段 , 哲学专业都显得非常冷门 。 即使是985高校 , 也会把哲学专业放在提前批招生 , 甚至需要靠调剂才能招满学生 。 许多人认为这个专业更适合富裕家庭的孩子 。
第五个是小语种专业 , 逐步被机器取代 。 在我国 , 小语种类专业主要开设在综合性大学、外国语类大学和师范类大学中 。 语言翻译的精准度要求极高 , 只有顶尖名校的小语种学生才可能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
例如 , 顶尖高校如北外、上外等研究生的毕业生 , 才有机会进入国家各种部门以及大型企业从事翻译工作 。 然而 , 对于普通院校的小语种专业本科生来说 , 他们的水平更接近“半桶水 , 难以真正实现就业 。
这就使得小语种专业的就业高度依赖于个人的语言天赋和高考成绩 , 适合那些在语言方面有特殊才能且高考表现优异的学生 。 对于高考分数在600分以下的学生 , 选择此类专业可能会面临困难 。
以上这5个专业都是毕业生投票选择的结果 , 目前面临就业困境没有办法解决 , 所以2024届的学生 , 无论是高考 , 还是考研都需要慎重选择 。
图源来自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