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王勃,22岁写就《滕王阁序》名冠天下,原版却藏于日本皇宫

他是隋末学者王通之孙 , 初唐四杰之首 。
果然是书香门第 , 很小的时候就才气横绝 , 令天下侧目 。
尤其是名篇《滕王阁序》 , 千百年间无人能及!
关于《滕王阁序》的写作年龄 , 历来争议较多 。
有《太平广记》记载13岁;五代时王定保记载是14岁;还有清初吴楚材的《古文观止》记载 , 是王勃22岁时所作 。
以文史君之见 , 能写出这样气势磅礴、纵横捭阖的序作 , 绝非13、14岁孩童所能完成 。
目前比较公认的创作年龄也是22岁 , 认为是咸亨二年 , 王勃去江南探望父亲时路途偶然所作 。
|天才王勃,22岁写就《滕王阁序》名冠天下,原版却藏于日本皇宫
本文图片

关于这篇名作的创作背景 , 还有一个小故事 。
话说 , 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为庆祝滕王阁新修成 , 阎公于九月九日大宴宾客 , 本来想让他的女婿吴子章作序 , 在众位名家大咖跟前露露面 , 扬扬名气 , 不料吴子章在假意谦让的时候 , 王勃却不客气 , 却提笔就作 。
当时阎公很不高兴 , 就借“更衣”为名 , 过去的“更衣”不是换衣服 , 是上厕所 , 愤然离席 。
同时专门派人悄悄的看王勃写的如何 , 并悄悄汇报给他 。
却说王勃开篇写道“豫章故郡 , 洪都新府” , 阎公觉得老生常谈 , 不过如此;接下来写到“台隍枕夷夏之郊 , 宾主尽东南之美” , 阎公听到后沉吟不言;当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 , 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时 , 阎公大赞叹道“此真天才 , 当垂不朽矣!” , 纷纷然走出屏障 , 立在王勃身后观看 , 并重新开张宴席 , 极尽高兴而散 。
|天才王勃,22岁写就《滕王阁序》名冠天下,原版却藏于日本皇宫
本文图片

目前流传下来的《滕王阁序》的版本 , 主要有两个版本 , 一个在中国 , 一个在日本 。
中国版本的开篇是“南昌故郡 , 洪都新府 , 星分翼轸 , 地接衡庐......”;
而在日本皇宫发现的公元707年(日本庆云四年 , 即滕王阁序创作后的26年)收藏的《滕王阁序》的抄本 , 开篇却是“豫章故郡 , 洪都新府 , 星分翼轸 , 地接衡庐……” , 这也就是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版本 。
专家们给出的解释是 , “豫章故郡”是原版 , 而“南昌故郡”只是为了避唐代宗李豫的讳 , 而作此修改 。
还有一处不同的是 , 中国版本为“落霞与孤鹜齐飞 , 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日本皇宫的抄本 , 却是“落霞与孤雾齐飞 , 秋水共长天一色 。 ”
对于“鹜”和“雾”由于一直没有定论 , 最后学者们一致认为 , 还是使用了原本中的“孤鹜” 。
|天才王勃,22岁写就《滕王阁序》名冠天下,原版却藏于日本皇宫
本文图片

接下来 , 我们闲言少叙 , 一起来欣赏这篇旷世之作:《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 , 洪都新府 。 星分翼轸 , 地接衡庐 。 襟三江而带五湖 , 控蛮荆而引瓯越 。 物华天宝 , 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 , 徐孺下陈蕃之榻 。 雄州雾列 , 俊采星驰 。 台隍枕夷夏之交 , 宾主尽东南之美 。 都督阎公之雅望 , 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 , 襜帷暂驻 。 十旬休假 , 胜友如云;千里逢迎 , 高朋满座 。 腾蛟起凤 , 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 , 王将军之武库 。 家君作宰 , 路出名区;童子何知 , 躬逢胜饯 。
时维九月 , 序属三秋 。 潦水尽而寒潭清 , 烟光凝而暮山紫 。 俨骖騑于上路 , 访风景于崇阿 。 临帝子之长洲 , 得仙人之旧馆 。 层峦耸翠 , 上出重霄;飞阁流丹 , 下临无地 。 鹤汀凫渚 , 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 , 即冈峦之体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