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和田玉玉质的本质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细腻度 , 交织度 , 致密度 , 纯净度 , 籽玉所有的表现形式(细腻度 , 油性 , 糯性 , 光泽 , 玉质感 , 老气度 , 内光等等)都是源自于这四点 , 对这四点了解透了 , 就算基本了解和田玉了 。 本文小编就是再来详细说说和田玉的细腻度 。
细腻度指组成和田玉矿物颗粒的细小程度和结合的紧密程度 。 优质和田玉在肉眼观感上有一种又细糯、又腻滑的感觉 。 一些藏家把细腻温润的和田玉形容成蒸熟的水磨糯米年糕 , 是非常贴切和形象的 。 的确 , 我们都有吃年糕的体会 , 如果制成年糕的水糯米粉磨得越细 , 蒸熟后的年糕就越粘糯 , 也越有弹(韧)性 , 而且质感也越可人 。 我们把和田玉中的透闪石矿物比喻为磨得极细并蒸熟的糯米粉的话 , 和田玉就是一块年糕 。
从玉石学的角度看 , 细腻度与玉石的结构密切相关 。 就是与和田玉内部透闪石颗粒的大小 , 形状和颗粒间的结合方式有关 。 和田玉的矿物粒度非常细小 , 一般在0.01mm以下 。 优质和田玉中透闪石矿物的粒度大多是以显微晶质和显微隐晶质的形态存在的 , 而粗晶质较少见 。 其矿物微粒并非是大小均匀的颗粒 , 往往是纤维状、针状、叶片状及隐晶状混合一体 , 颗粒尺寸长在0.0046~0.0063mm之间、宽在0.0013~0.0036mm之间 , 最细小的颗粒据科学家测定只有21×400纳米和70×210纳米 , 而显微隐晶质的会更细 。 长宽比方面 , 现在测到最大值是32:1的纤维状 。 极细的粒度、排列方向的多样性、充分的交织 , 所呈现的就是和田玉中的毛毡状结构 。 毛毡状结构是大多优质和田玉的结构特征 。 因而极细粒度的透闪石矿物是良好交织的前提 , 也是细腻度的一项标志性指标 。 这就像羊绒衫与羊毛衫的区别 。
语文上的“细腻”:细致 , 滑润;精细细密深入 。 小编认为 , 如果说要达到“细腻” , 一是颗粒小 , 二是颗粒矿物质量要好(和产地特征有关) , 三是交织均匀 , 四要有一定的浑厚度 。 玩和田玉常说的细腻 , 简单的就是颗粒小、油脂感好 。 通常细腻度高的和田玉 , 温润感也高;温润感是那种透与不透的关泽效果 , 给人予很舒服的、想把玩的感觉 。 细腻的玉给人一种舒适感 , 有人形容“就像泡牛奶 , 颗粒要小 , 奶粉质量要好 , 搅拌要充分 , 还要有一定的浓度 , 才好味道”;也是古人“缜密以栗”的体现 。 “冲得一杯又浓又细滑又好喝的牛奶”:颗粒要小 , 奶粉质量要好 , 搅拌要充分 , 还要有一定的浓度 , 才好味道 。 颗粒大 , 则不易搅拌均匀 , 易起奶块疙瘩 , 显“结构” 。 颗粒矿物质量不高 , 如部分典型俄料 , 显呆气 , 无精打采 , 缺乏舒服的“细腻”感;
颗粒不够多 , 如青海料 , 就像奶粉不够的水 , 太淡 。 浓度高 , 其实就是浑厚度好 , 但太浓而缺水 , 则显“闷” , 显“团”(棉) 。 “细腻”其实应该是很高的指标 , 和各种指标有关 , 有重叠 。 “呆”与“润”
虽然似乎左边较白 , 但感觉呆呆地 , 而右边则较细、“奶粉”质量较高 , 所以有润润的感觉 。
- 沉香|玉,还是熟的好!
- 沉香|翡翠原石圈“五大暗语”你都听说过吗?
- 沉香|为什么崖柏手串值得收藏呢?
- 沉香|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现在市场价值多少钱一枚
- 沉香|民间还剩最后一批宝藏,请留好,别让收古董的商人占了便宜
- 翡翠|沉香搭配翡翠,传承翡翠之美
- 沉香|文房典藏重器,小叶紫檀,云龙纹大笔筒
- 沉香|一枚民国6年的“袁大头”银圆,有收藏价值吗?
- 沉香|芽庄沉香为珍稀品极具收藏价值?
- 文玩|五种具有香气的文玩手串,崖柏味道清凉,沉香味道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