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近这几天 , 各个省市都陆续公开了2024年高考分数线 , 紧接着就该轮到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选专业 。
它不仅仅影响着学子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 甚至在步入社会的前几年 , 都会成为HR关注的焦点 , 进而影响后续的职业发展 。 社长所处的汽车行业 , 这几年都是考生们比较看中的热门行业 。 今年也不例外 。 在最近几天 , #想进汽车行业要报考哪所大学# , #新能源汽车人才短缺# , #汽车专业冷门吗#之类的话题不断登上热搜 。
这种气氛烘托下 , 各位车企大佬们也纷纷站出来给考生们填报志愿支招 , 分享自己进入汽车行业的经历 , 给大家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
当然 , 这里面也有像极氪朱凌博士这样 , 斩钉截铁欢迎考生未来入行的:“汽车行业永远不会过时 , 永远是朝阳行业 。 ”
有一说一 , 单从体量上来说 , 汽车行业这几年的发展前景确实引人注目 。 根据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 , 国内汽车行业总产值能占到全国GDP的近10% , 是我国排名第一的经济支柱产业 。 但伴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竞争 , 也同样存在着内卷的现象 。 不少车企都在为削减运营成本而裁员 , 也存在着部分毁约应届生的情况 。
一边在裁员 , 一边又喊着人才紧缺 , 这到底是唱哪一出?。 克?, 问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楚 , 裁的是哪些人 , 缺的是哪些人 。 裁员接近2万人的特斯拉 , 在美国主要裁撤的是管理层、职能部门 , 以及研发、销售、宣传中无法直接创造价值的岗位 , 国内则是裁撤了门店及工厂的员工;而广汽本田、上汽通用等品牌 , 更多地是由于销量不振产能过剩 , 裁撤了不少工厂的一线工人 , 针对中高层也有部分人员优化;
理想就比较狠了 ,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消息 , HR是调整幅度最大的部门 , 原本200多人的招聘团队砍掉了70%以上;销售服务运营部门也优化了超400名员工 。 不过令人没想到的是 , 被行业视为电动车最前沿技术的智驾团队也挨了刀子 。
原本2023年一年的时间里 , 理想智驾团队从600人扩充到了900人 , 计划在2024年底扩招到2000人以上 。 这次人员结构优化之后 , 理想智驾团队的人员数量被限制在了1000人以内 , 目前大约在800人左右 。 这样一来 , 难免会让人觉得理想为了削减开支“不求上进” 。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实际上 , 即便是理想对智驾团队人员大幅优化之际 , 他们对于智驾岗位招聘的热情却丝毫未减 。 有接近理想汽车的知情人士称 , 在自动驾驶算法岗位上 , 理想给2024届校招生开出的底薪 , 比2023届的校招生要高出将近40%!
不仅如此 , 裁员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 理想就对部分被裁员工发出了召回通知 , 召回的大都是负责产品和测试的技术人员 。 对于现阶段的理想汽车来说 , 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裁员 , 而是在通过“自我清洗”的方式 , 把公司内一些社招人员的“水分”挤出来 , 尽可能的筛掉“高价低能”的人 。 当然 , 理想作为成立仅仅10年的造车新势力 , 仍然处于创业阶段 , 人员结构上发声大幅变动自然是在所难免的事 , 每家企业都需要经历这个阶段 。 相比之下 , 面对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冲击 , 以传统燃油车为命根的车企裁员更为直接 。 无论是广汽本田还是东风日产 , 会发现他们进行的“人员优化” , 大都集中在生产端和销售端 。 车卖不出去了 , 产能利用率上不去 , 进而被迫关停产线、撤店 , 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
汽车行业不缺人 , 缺的是人才 。 如果问我推不推荐应届生进入汽车行业 , 我自然是推荐的 。 但以何种姿态进入汽车行业 , 尤为关键!汽车行业中销售、生产、职能部门虽然门槛相对不算高 , 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 。 其中销售/产品专家的薪资上限其实并不低 , 适合目标明确、自驱力强的小伙伴;如果只想保下限安稳过日子 , 从事生产、人事、财会等工作比较适合 。 但想要真扎根于汽车行业 , 最稳定、上限也最高的选择 , 无疑是走进车企从事设计和研发 。 放在十几年前燃油车统治市场的时代 , 汽车行业在研发人员上往往倾向于挑选车辆工程、热动力学、机电工程之类的 , 入职之后从事车型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 。
最近几年 , 随着新能源的大趋势愈演愈烈 , 汽车行业对于研发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2023年新能源汽车人才发展报告》显示 , 2023年汽车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2022年增长了5% , 其中新能源招聘的总体需求增长32% 。 而猎聘今年4月发布的《汽车行业人才趋势报告》显示 , 虽然2023年汽车行业人才紧缺指数(TSI)开始放缓 , 但“智能型”汽车人才供需的矛盾逐渐显现 。 其中 , 嵌入式软件开发和硬件工程师人才紧缺指数(TSI)最高 , 分别位居前二 , 而智能网联工程师、电池工程师人才紧缺指数也跻身前十 。
薪资方面 , 算法工程师的平均工资最高 , 平均年薪高达38.7万元 , 比作汽车产品设计的工资还要高 , 真就论证着那句“软件定义汽车” 。 我还特地跟一位蔚来的HR朋友确认了一下情况 , 她跟我说2024年校招的算法岗985硕士研究生 , 起步年薪就能达到40万年薪 , 后续随着升职发展还有涨薪空间 , 真是让人羡慕?。 〖词故侵悄芡ava、电控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开发、电池工程师的平均年薪也不低 , 都在25万元以上 。
从最近一年以来的汽车行业人才流向也可以看出 , 除了传统搞汽车、机械制造业的人以外 , 有大量IT/互联网/游戏 , 以及电子/通信/半导体的人才流入了汽车行业 。
一些车企在最近几天 , 也发布了他们当前对于哪种人才最为渴望 。 比如 , 长安汽车亟需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人才 。
极氪发布的一则“人才需求专业方向”中 , 把智能化研发放在了第一位 , 电动化研发放在了第二位 , 其次才是整车研发、营销服务和运营 。
有一说一 , 计算机、软件工程、自动化这类公认的热门专业 , 确实是当下汽车行业最最需要的 。 即使不从事汽车行业 , 就业前景也比较广阔 。 这些专业在好几年前就已经竞争非常激烈了 , 很多时候压着录取线报志愿都未必能报的上 。
再有就是 , 现在选完专业 , 毕业至少也得是4年以后了 。 如果毕业之后要找工作 , 至少要考虑到未来5-15年的行业变迁 。 毕竟时代发展的变化 , 任谁都很难预料 。
这里社长给大家推荐两类“潜力型”专业 , 仅供参考 。 一是电化学、材料学专业 。 毕业之后如果专业对口 , 可以选择从事电池相关工作:
目前电池技术顶多算个“初中生”水平 , 还有很多有待挖掘的空间 。 电池空间利用率在最近几年已经压榨得差不多了 , 想要进一步提升性能 , 就需要重点向电池材料研发方向上去攻克了 。 比如正极材料 , 磷酸铁锂和三元锂后面还有能量密度更高的富锂锰基和锂金属;负极材料的碳负极也会逐渐向硅负极;电解液大概率会被固态电解质逐步替代 。 至于用什么材料替代 , 氧化物、硫化物还是聚合物 , 具体用什么 , 现在还完全没有定数 , 依然需要大量的人才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去研究 。
即便没能从事电池研发 , 电池维修、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行业也会越来越火 。 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不只有里程寿命 , 还有日历寿命 。 4年之后 , 会逐步开始有动力电池需要面临退役和淘汰 。 电池作为有一定危险性的高能化学品 , 想要从化学层面进行修理 , 或将原材料分拣再利用 , 必然需要专业人士才能干 , 普通汽修师傅肯定是干不了的 。 所以 , 往前走有研发端可以上攀 , 往后走还有动力电池后市场做兜底 。 日后电化学、材料学专业人才在汽车行业的就业前景 , 大概率不会差 。
第二个可以参考的专业方向 , 是电子与科学技术和集成电路专业 。 光听名字可能有些抽象 ,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芯片和半导体的 。 不要简单认为它和汽车关系不大 , 现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越来越强调集成化 , 对整车算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 无论智能驾驶、软件工程、AI大模型这些技术如何变迁 , 始终都离不开芯片做底层支持 。 芯片的强大与否 , 直接影响着汽车智能化的上限 。 更宽泛来说 , 芯片和半导体和前面提到的电化学一样 , 都是今后人类科技发展怎么也绕不开的底层应用技术 。
不过 , 相比电化学专业 , 我国大陆芯片产业起步较晚 , 相比世界一流水平 , 无论设计端还是制造端 , 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 努力把芯片产业搞上去 , 突破封锁限制 , 实现国产化替代是科技强国的必经之路 。 这一路上充满艰难险阻 , 必然需要更多从事芯片行业的尖端人才 。
当然必须承认的是 , 无论做电池材料还是做芯片 , 其专业课都是难度很高的 , 而且需要较高的学历 , 深造的时间周期也会相对较长 。 即使毕业之后 , 出来工作大概率也会面临内卷、熬夜加班等等 , 更何况能者多劳 , 相信现在正处于汽车行业的朋友 , 应该深有体会 。 但 , 这里引用雷军今年说过的一句话:造车很苦 , 但成功一定很酷 。
写在最后
这次车企大佬给大家推荐专业时 , 几乎不约而同的提到了一个词:热爱 。 正是因为对汽车行业的这份热爱 , 让他们在这番事业中充满激情和创造力 , 面对困境时有这无穷无尽的勇气 , 才最终走到了现在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遵循内心的想法最重要 , 我非常赞同这观点 。 正所谓“干一行 , 爱一行 , 三百六十行 , 行行出状元 。 ”最后 , 祝考生们都能顺利选到自己心仪的专业 , 毕业后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 。 【校招年薪40万!汽车行业谁在被裁员,谁在挣大钱?】
- 年利率40%是多少利息,40万年利率4.3一年利息有多少
- 领导从未提拔过我突然问我借20万我说40万够吗?他立马把我轰出门
- 诈骗罪40万判几年,诈骗40万一般判多少年,钱能要回来吗
- 最高年薪15万元!崇明这些企业正在招聘
- 22万换年薪12万铁饭碗?中介称包入职南京多所大学后勤,多方辟谣
- 陈勤:17岁高考状元,毕业年薪154万 接父母移居美国 38岁却轻生跳楼
- 小米年薪400万hr:比找工作更痛苦的,是找不到方向
- 60w年薪的聘任制公务员火了,不用参加省考国考,未来会成主流吗
- 从月薪千元到年薪百万:跨越职业鸿沟的现实探讨
- 42岁,放弃年薪40w的工作,裸辞了。我的眼里终于又有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