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淡马锡模式
淡马锡模式就是淡马锡控股公司的经营方式 。这种经营方式是以客户为导向,批量处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申请、审批、放贷及风险控制 , 即建立“信贷工厂”提供中小企业融资 。淡马锡公司有着优质的治理模式,拥有淡马锡100%所有权的新加坡财政部在公司内部起的作用很小,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公司特殊的董事会构成,分层递进的控制方式和有效的约束机制 。
什么是淡马锡模式淡马锡是一家新加坡政府控股的大型金融集团,旗下有著名的老虎基金...等等很多投资公司 。目前价值500多亿美元,淡马锡在中国有很多投资,包括目前建行股份.
淡马锡模式的优缺点在强大的行政权力布控之下,国有企业不是经营扭曲,就是苟延残喘,最终沦落成追逐自由的牺牲品,但转战国际资本市场的淡马锡不仅以骄人的业绩向全球传递着新加坡国家力量的强大声音 , 作为准公共投资性质的“淡马锡模式”成为了许多国家争相学习的标本 , 其成功秘诀在于:
(一)政府不干预企业决策
淡马锡企业之所以能够茁壮成长,是因为政府刻意地实行无为而治政策,不干预这些公司在营运或商业上的种种决定 。作为淡马锡主管部门的新加坡财政部虽然是一个百分之百的“控股者”,但其在淡马锡治理框架中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任命淡马锡控股的董事局主席、董事和总经理;审阅淡马锡控股每年提交的财务报告;召集与淡马锡控股或其管理的相关联的公司的会议,讨论公司的绩效和计划 。除此之外,财政部只在影响淡马锡在某个关联公司股份的并购和出售的问题出现时才参与进来 。虽然在董事会10名成员中仍有4名为政府官员(另外6名为民营企业界人士),但作为政府公务员的董事兼职不兼薪,薪水仍由政府支付 。在投资决策时,政府公务员代表了政府出资的利益,更多考虑国家宏观的公正因素,而另外6位民间企业人士,则保证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运营效率 。
(二)无为而治的控股方式
在公司治理层面,淡马锡控股是以“积极股东”身份与其政联公司之间始终保持着“一臂之距”的交往 。一方面,淡马锡通过持股或出售股权体现其经营方向,一方面作为股东积极参与其全资、控股企业的治理,即派其高管人员进入旗下公司的董事会参与决策 。淡马锡刻意地尽量避免参与各个公司的日常经营和各项商业决策 , 使得淡马锡旗下的企业能够充分地依据正确的商业原则开展业务 。淡马锡把对旗下企业的工作重点放在建立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重点业务、培养人才、制定战略发展目标,并争取持久盈利增长等宏观工作上 。自律、无为而治的控股方式,确保了淡马锡旗下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为了确保股东利益的实现和扩大,淡马锡在项目选择及决定资金投向问题方面都是以能否盈利为标准,为此任何投资项目都要经过事先评估 , 若不能盈利,则不予考虑 。若确属国家需要 , 政府有关部门又提出要求,则政府必须以公司不亏本为前提,给予相应补偿,公司才予以接受 。
(三)完善的经理人市场
淡马锡的经理人选择不仅与政府完全脱离,而且还拥有完善的经理人市场 , 其所需要的投资与管理团队可以在国际范围内搜寻而获得 。而对于这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淡马锡已经建立起了“使得管理层的兴趣和为股东创造价值相一致”的薪资福利计划,由此激励着年均只有35岁左右的200余人淡马锡投资队伍在全球各地寻找和抓获可能出现的巨大财富机会 。

文章插图
吴亦兵说,淡马锡90%是做直投,另外10%与lp合一、公司治理
淡马锡(Temasek)成立于1974年,全称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其唯一股东为新加坡财政部,名为私人,只是按新加坡公司法中私人公司的模式运作 。
淡马锡有13名董事,仅有2名执行董事,其余皆为外部董事 。11名外部董事,除1、2人有政府工作的背景,其他都是知名私人公司的领袖 。淡马锡的董事会结构与美国的公众公司完全一样 。
两名执行董事,一是新加坡现任总理夫人何晶,兼任淡马锡控股首席执行长(CEO) 。另一兼任淡马锡国际首席执行长 。淡马锡控股全资持有淡马锡国际,但两个公司的定位并不清晰 。在其官网上,淡马锡国际有整齐的组织架构和高管名单,淡马锡控股仅有CEO与CFO两人,且两公司的CFO为同一人 。淡马锡控股其实是一个空架子,感觉仅仅为总理夫人而设立 。淡马锡真正的运营层面在淡马锡国际 。
【什么是淡马锡模式】二、资产状况
截至2016年3月底,淡马锡投资组合净值2420亿新元,合人民币11900亿元 。若参与中国大陆上市公司排名,在十名以内,比中国石油、中国移动略低,与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相仿 。
其资产在各地区分布如下:新加坡,29%;中国,25%;其他亚洲地区,15%;欧美澳新 , 27% 。成熟经济体与新兴市场间的比例为60%:40% 。
资产在各行业的分布如下:电信、媒体与科技,25%;金融服务,23%;交通与工业,18%;消费与房地产,17% 。
资产流动性:流动资产及持股率低于20%的上市资产,31%;持股20—50%的上市资产,10%;持股过50%的上市资产,20%;非上市资产:39% 。
淡马锡在其国内持有的资产:港务集团(100%)、新加坡电力(100%)、新加坡科技(100%)、新加坡电讯(65%)、嘉德置地(61%)、新加坡航空(57%)、星展银行(28%) 。据说,淡马锡持有的股票市值曾经占到新加坡股市的近一半 。
淡马锡持有大量中国金融企业股票,在阿里巴巴、菜鸟物流、京东等也有大量投资,并以风险投资的身份涉及大量新兴科技公司 。持有资产市值约3000亿元人民币 。
淡马锡投资组合的表现较为稳健,2008至2009年度,因全球金融危机回撤达30%,最近一个会计年度(2015至2016年)也出现了9%的回撤,据说与中国大陆的股灾有关 。
三、内部架构
淡马锡的管理机构分三类 。
一是在各地区设工作机构,有新加坡区、中国区、日本韩国区、北美区等 。
二是按产业设立投资部门,有消费投资部门、工业投资部门、房地产投资部门、电信媒体与科技投资部门、金融服务投资部门、交通与物流投资部门、生命科学投资部门 。
三是按职能设立的管理部门,有战略部、组织发展部、企业发展部、可持续发展与统筹部、组织与人力资源部、投资部、投资组织管理部、投资组合战略与风险部 。(感觉部门职能比较接近,不太好区分)
淡马锡是一个纯粹的投资公司,不参与任何运营业务 , 这一点从部门设置中可以看出来,没有一个与运营相关的部门 。有西方媒体将淡马锡归为主权投资基金 , 理由即出于此 。
按其官网介绍,淡马锡对其投资企业,即便是全资公司 , 亦不参与管理,不派出董事 。那么如何保障股东的利益?其官网说:必要时在股东大会上投票 。须知西方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一般是董事会 , 很少有开股东会的 。第一波士顿的一位咨询顾问告诉过我,PSA(新加坡港务集团)名义上是淡马锡的全资子公司 , 但它根本不听淡马锡的 。淡马锡官网所言究竟是出于无柰或是其他?
四、其他
淡马锡带有一定的新加坡特色 。比如淡马锡控股与淡马锡国际的两层架构 。淡马锡控股的CEO是总理夫人何晶,淡马锡全资公司新加坡电信的CEO很长时间由总理的弟弟李显扬担任 。
淡马锡实质是一家投资基金,对于任何一个投资项目 , 它都象财务投资者,不谋求控制权 。
好多在新加坡举足轻重的企业 , 比如PSA、新加坡电信、嘉德置业、星展银行等,淡马锡虽然是他们的大股东,但没有什么控制力 。究竟是新加坡政府直接控制着这些企业 , 还是这些企业真的象美国的公众公司一样完全独立运作,不得而知 。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淡马锡模式的全部内容,以及什么是淡马锡模式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 大绿棒子是什么酒
- 任天堂switch国行可以玩三d游戏吗 原神在switch上叫什么
- 此刻我歌词,此刻我也这样想是什么歌
- 王者荣耀通用百穿铭文是什么
- 乙炔气瓶阀铜含量是多少,乙炔气体不能使用什么管道
- 成人正常体温是多少度
- 抖音共同联系人是什么意思
- 适用死刑的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 符离什么意思,符离集属于哪个县
- 平安银行金卡申请条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