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须虫
前不久,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布了一则“职工不转发朋友圈被罚1万元并开除”案例,引发广泛关注 。2017年 , 某妇产医院开展员工微信朋友圈推广活动,该医院驾驶员陈某因未按要求转发相关链接 , 被扣除工资1万元,并被解除劳动关系 。法院认定结果:朋友圈内容应由个人自主决定,涉事单位赔偿损失 。采访人员采访发现,陈某的遭遇引起热议的背后 , 是不少劳动者对用人单位强制要求转发工作信息行为的不满 。(7月3日《工人日报》)
应当说,强制要求员工在微信朋友圈推送工作信息 , 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毕竟员工的微信朋友圈属于个人的社交场所,朋友圈所隐含的“媒介”价值也是个人所有,并非用人单位的资源,因此,未经员工同意强制征用,明显是对员工个人合法权益的侵害 。同时,将员工微信朋友圈推送信息,与用工管理结合起来,动辄罚款、扣工资 , 甚至解除劳动关系,明显违背了劳动合同法所应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
正因如此,几乎所有劳动者都会对用人单位强制要求转发工作信息表示不满,但员工微信朋友圈被强行征用的新闻依然屡见不鲜,不少受访者表示虽然反感 , 但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 不得不忍气吞声,默默完成这份“分外的任务” 。
要让人们对这类侵权敢“说不”,首先必须在制度层面对这些行为“零容忍” , 将其明确为“禁止”的范畴,无论是商家、用人单位还是个人,都不得强占他人朋友圈;其次,劳动权益保护机构应当将“强占朋友圈”纳入到劳动侵权治理范畴,旗帜鲜明地反对 , 为劳动者撑腰,干预纠偏 , 督促用人单位明界线、守底线 。
用人单位强占员工朋友圈,很大程度折射出其非理性的流量焦虑 。事实上,员工的朋友圈尽管具有一定的流量性质,但朋友圈的“朋友”往往都不是“粉丝” , 大多会对商业广告信息比较反感,因此,推介的效果比较有限,过于频繁甚至会适得其反 。
【单位强制员工发朋友圈合法吗,热议用人单位征用员工朋友圈】不仅如此,违背员工意愿,也会让企业丧失向心力,减损归属感,可谓得不偿失 。
换一个角度看,那些自发在朋友圈发工作信息的员工 , 往往都对单位的产品或理念认同,所发信息,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积极态度与被迫发送的信息相比,有霄壤之别 。可见,用人单位也要走出流量焦虑,自觉摒弃强制的管理手段,去尝试更多激励方式 , 让员工自愿合理有度使用朋友圈推介工作信息,让彼此相得益彰 。
- 数位和计数单位有什么区别
- whd代表什么单位
- iphone该咋重启手机,苹果手机强制重启怎么操作
- 二婚有婚假
- 管控区是什么意思,车管所属于什么单位性质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 华为电脑怎么强制关机,华为电脑怎么设置不要自动关机
- 应届生签了三方还能换单位
- 怎么看单位是否给我交了社保,公司给我交了社保怎么查询不到信息
- 怎么解雇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
- 给新员工的几点建议,对新员工的评价及建议在生活上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