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端午节_家乡的端午节作文500字

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习惯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 。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 。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 , 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 。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 , 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 。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 , 叉烧等材料 。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
在这天,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 。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 , 地地道道的龙舟赛 。浩大的江面 , 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 。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 。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 , 霸气 。威风 , 震撼 。细雨霏霏 , 江水涌涌 。在此,男儿尽显勇敢 , 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 。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 , 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 。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
20XX年,又一个新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怀着一颗思念,期待,激动的心去迎接你 。去欢迎你 。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要怎么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我的家乡有许多丰富的节日习俗:元宵节要吃汤圆、炸癞虱;中秋节要吃月饼、供月华……而今天我要说的,是我们家乡的端午节 。
那么,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让我来告诉你,端午节那天我们要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吃咸鸭蛋、挂艾草……习俗多种多样 。其中,我最喜欢的活动就数吃粽子和赛龙舟了 。
关于端午节吃粽子,还有一段传说呢!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积极革新政治,却受到陈封旧贵族的打击,最终于五月初五怀着悲愤、绝望的心情投汨罗江 。善良的老百姓为了不让鱼虾损伤他的躯体 , 纷纷用箬叶包粽子,投入江中 。后来 ,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在端午节这一天裹粽子、吃粽子 。
粽子不仅来历奇异 , 而且馅的种类也有很多 。粽子内咸馅儿有蛋黄、猪肉等等,甜馅儿有红豆沙、枣子等等 。种类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垂涎三尺 。眼花缭乱的粽子,个个都是我的最爱 。
说完了那香喷喷的粽子,再来说说精彩纷呈的赛龙舟活动吧 。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 , 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是令人振奋 。
龙舟赛开始了 。舵手们意气风发,随着鼓手击打出富有节奏的激越鼓声 , 划船的姿势整齐有力,小舟如离弦之箭飞速向前,令人不由地生起一股敬佩之情 。两岸上挤满了观众,呐喊声如同响雷一般,震耳欲聋 。噼噼啪啪的鞭炮也响起了 , 热闹的气氛顿时涨到了最高潮,我陶醉了,陶醉在龙舟赛力与美的比拼中,陶醉在声震云天的鼓声中……
端午节 , 一个热闹的节日,一个蕴含着丰富民俗文化的节日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500字作文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 , 赛龙舟 , 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
今天是端午节 , 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 。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 。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 。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 。五月初五这一天 , 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 。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 。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 。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 , 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 , 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 , 玲珑夺目 。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 , 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将艾叶悬于堂中 , 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 , 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 , 以僻邪驱瘴 。用菖蒲作剑 , 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家乡的端午节(300字)【我家乡的端午节_家乡的端午节作文500字】清晨,打开窗户,一股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的到来 。我们一家忙着插艾叶 。包粽子......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 。带香囊,吃粽子 , 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妈妈轻声唱着,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为了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 。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被两次流放,在流放期间,他听到自己家破人亡的时候,无可奈何 。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的悲愤,投入了汨罗江里去了!这真是“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剧吗?当当地的人们听说了之后 , 悲痛之余,连忙乘小船想把屈原的尸体打捞上来,他们用船一直追到洞庭湖的时候,尸体突然不见了 。在这个过程之中,一位百姓带着粽子往水里扔,是避免江中的鱼将屈原的尸体给吃了 。由此可见人们对屈原的爱戴之情 。由这个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的包粽子 , 赛龙舟 。现在,我们吃的粽子也有许多种,如:肉粽子 , 红豆粽子等等,都别有一般风味,也更加深入人们对屈原沉重的悼念!
现在端午节,就是热闹的场面了!你瞧,一条条龙舟如同真龙一般,在水上轻轻自如的游来游去 。在屈原的故乡还流着“宁荒一年旧,不输一次船”的说法,更说明了赛龙舟的重大意义和它的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在两岸的人民在比赛的时候,呐喊声,助威声次起比伏,就像是演奏“比赛交响乐”呢 。而现在的赛龙舟,已经得到了新的发展 , 成为了国家性的体育比赛 。
是?。?又是一年粽叶飘香的端午 。屈原不朽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 。
运用环境描写以我的家乡端午节家乡的端午节
窗外淋漓的小雨不停,恍惚,又到了那个粽香飘荡的时节 , 又到端午节了吗?往事似乎还很清晰,思绪飘了好远 , 飘到了故乡 , 故乡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青草漫遍了家乡的山野,浅浅的清香扑鼻而来 , 石板桥,苔痕斑驳的青石下,墨绿的水色,缓缓流动,宛若温润的双眸 , 在那淅沥的小雨中,端午节悄悄走来…..指甲红
端午节淅沥的小雨一下,凤仙花那些桃红的,细碎的小花朵就开得一片烂漫 。每当这时,凤仙花颤着花瓣上的露珠笑意盈盈时,穿着花布衫女孩们把花瓣细心地采下来,放进一个细白的碎碗片里,再放上粗盐和白矾 , 又操起一根圆木捣得碎碎的,碗里的花瓣就成了粉色的糊状 。女孩们眨着明亮的眼,不时有几绺黑发飘到额前 , 她们一边捣着,一边轻轻念叨着:“端午到,指甲红,染了指甲过端午,红红火火过一年 。”她们摘下几片鲜嫩的梅豆叶,先把花瓣泥涂在指甲上 , 再用梅豆叶灵巧地把手指尖裹成一只只绿粽子,最后缠上红丝线,把叶子扎紧 。女孩们终于甜蜜地笑起来,明天那凤仙花的桃红就跑到她们指甲上去了!家乡的端午节,在那桃红鲜艳了女孩的指甲时 , 行走…….艾篙青
“哦,摘艾蒿喽!”顽皮的孩童们坐在遥遥晃晃的自行车后座上仍不安分地大喊大叫,嘹亮的声音响遍了清晨的山野 。是的,是该摘艾篙去了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密密的艾蒿颤动着晶莹的露水爬遍了山坡,穿着短衫的小孩子们跌跌撞撞地爬上小山坡,白嫩的手轻轻抚摸着艾篙,闭上眼深深地吸一口艾篙的香气,咯咯地笑起来 , 他们使劲拔下一小束艾篙,白嫩的指尖溅上点点青绿,欢笑充满了山野 。妇女们轻声说笑着,信手摘下几片艾叶,戴在耳边浓密的黑发上 。成束成束青翠的艾篙被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带回家,欢声笑语洒落一路 。
家乡的端午节,在那艾篙遍绿了山野时,行走……..粽香飘青翠的芦叶在家乡老人们的手中轻轻旋转,光滑的芦叶被捏成锥形,撒入一小把嫩白的糯米,填上几个干巴巴的大红枣 。几转 , 几捏,粗糙的大手灵巧地转动,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粽子便跳荡而出,再倒入冒着热气的大锅里煮,粽子沉沉浮?。械那啻浔涑缮盥?nbsp;, 顺着白热的水汽,飘出甜甜的香 。小巧的粽子被捞出来,冒着热气放在白瓷碟上,水汽顺着深绿的粽皮滑下来,袅袅的热气让人心里骤然一暖,咬一口 , 白嫩的糯米里点缀着几颗蜜枣,鲜香润滑,还带着芦叶特有的清新,一并化在舌尖上,化成了满嘴的清甜 , 满心的温暖 。弥漫了双眼的 , 不止那白热的水汽,还有家乡人分享着粽子,满脸满足的笑 。家乡的端午节,在那粽香飘荡时,渐行渐远……思绪在湿漉漉的水汽中渐渐模糊了,那粽子的清香似乎萦绕齿间 。端午节 , 悠久的传统,美好的风俗,人们在这年年的端午节中,虔诚,庄严,心中怀有的不仅是对节日的期待,更是对美好生活得祈愿 。
家乡的端午节?。?我愿在梦中 , 将你深深思念!
求一篇作文 ,题目是我家乡的端午节 。快,急用我家乡的端午节600字【一】
端午节作文: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全世界有很多节日,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我的家乡韶关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过着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 。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 , 我最喜欢端午节 。原因不是因为屈原 , 不是因为什么 。就因为我是在端午节那天出生的 。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 , 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 , 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 。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 。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 。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 。在宽广的江面上 , 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 , 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 。再观向江中 , 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 。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
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连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装着亲戚们,肚子用来想家里的美食 。这不 , 肚子又呱呱叫了 。
我家乡的端午节600字【二】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到那天,人们整天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里 。
每逢端午节那天,人们都包粽子吃 。听说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 , 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他叫屈原,当初他被别人杀害了并且扔进了又急又宽的汩罗江里,人们知道了,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这样鱼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 。正好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
知道粽子是怎么包得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首先把新鲜又绿油油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勺起糯米 , 并加上绿豆、蜜枣、葡萄干、排骨、花生米,包起来用绳子捆紧 , 最后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 。还在煮的时候那香味早已传遍了整个大街!你咬上一口尝尝,保证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闻一闻 , 都会令人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钻 。
一顿丰富的午餐过后,人们就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 , 来观看激烈的赛龙舟 。只见两队选手精神抖擞地坐在船上,手紧紧地握住船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整装待发 。“叭”的一声,一条条龙舟像射出的箭一样向前冲 。两岸的人们也欢腾跳跃,兴奋地大声喊着:“加油,加油 。”那简直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热闹非凡!
到了下午,人们也早已满头大汗,该洗个舒服的澡了 。按着传统的习惯,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艾叶、菖莆、鱼腥草等烧上一大锅水 。全家人都要洗 , 说是避邪气,其实按中药原理是杀菌除湿气 。洗了以后 , 不会生痱子 。
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过端午节,那一定一饱会眼福和口福!
我家乡的端午节600字【三】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在这天,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 。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 , 地地道道的龙舟赛 。浩大的江面 , 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 。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 。中间是鼓手 , 前头的人呐喊助威 , 声势震天,霸气 。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 。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 , 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 , 激情热闹 。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
故乡的端午节哟 , 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宋玺掌?nbsp;, 龙舟响当当 , 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 。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 , 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
扩展
谢谢!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500字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 , “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 。从史籍上看 , “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 , 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 , 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
一 , 纪念屈原说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 , 以驱蚊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 , 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 , 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二,迎涛神说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
三,龙的节日说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 。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 , 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
四 , 恶日说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 。《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 。《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 。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风俗通》佚文 , “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 。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 , 从小寄养在宫外 。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 。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 。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
五,夏至说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 , 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 。至于竟渡 , 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 , 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 , 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 。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