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 赏析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A大调第七交响曲(1811-1812),Op.92
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从1800年,《第一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一直到1808年《第六交响曲》问世,在8年时间内,贝多芬完成了交响征程上的六个脚印 。虽然与才思敏捷的天才莫扎特相比 , 贝多芬的交响曲产量远远不及前者,但是贝多芬的每一部作品都充满了值得咀嚼的内涵和哲理,蕴藏了属于作曲家本人的个性与才华 。其实从贝多芬一生的创作历程而言,从1800开始直到1809年,这10年之间,可谓贝多芬音乐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高峰期 , 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评价,都是如此 。但是从1809年开始 , 贝多芬逐渐开始走向沉寂,以至于他的第七部交响曲 , 直到1812年才问世,与《田园》相隔了将近4年之久!大家或许要问,这段日子贝多芬在做些什么呢?
1809年5月,曾经被作曲家所崇拜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命令法军进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 炮声隆隆,战局紧张 。贝多芬早年的先师海顿也在此时去世了 。但贝多芬没有被战火所吓退,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创作出了包括《26号“告别”钢琴奏鸣曲》、《致爱丽丝》以及《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在内多部重要作品 。当时维也纳的局势非常紧迫,侵略军的不断骚扰,货币的不断贬值让贝多芬的生活非常窘迫 。好在1810年战局被平息了,维也纳恢复的往日的平静 。但是贝多芬也就此陷入了一生中创作热情最低落的一段时间 。
在介绍《第四交响曲》的时候,我们说到过贝多芬比较失败的爱情生活 。在这时,经历了几年的甜蜜以后,恋人们逐渐远离了他,使贝多芬重新陷入孤独和寂寞当中,可以说这是贝多芬失去创作灵感以及动力的一个较大原因 。其次,来自于耳朵疾病对他的折磨,其实当时的病情已经发展到几乎让贝多芬完全丧失听力的程度 。同时维也纳的经济萧条依然继续着,生活条件日渐艰苦,贝多芬不得不为衣食住行而拖累 。不少知心好友也在这段时间相继离开了贝多芬,或是因为去世 , 或是去往其他地方发展,这让作曲家的生活越加苦闷 。在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贝多芬在1810到1812年,只写出了几部并不成功的作品 , 数量寥寥无几 。
不过从1812年开始,这头“音乐雄狮”开始复苏了!而复苏的标志则正是他的第七部交响曲!虽然这时候的贝多芬依然生活的不怎么愉快 , 但是这部《第七交响曲》却拥有非常独特的舞蹈风格,可见作曲家已经可以做到抛弃凡尘俗念对他思想的折磨和困扰,只要一沉浸在音乐创作中,他就可以爆发出无穷无尽的威力!
贝多芬是特立独行的,他也不想让自己作品风格有所重复,尤其是对于交响曲这个表现形式 。在《第七》之前的四部交响曲可谓部部经典、成功——英雄的讴歌、青春的赞颂、命运的斗争、田园的纯朴 。这时候贝多芬想到了用快乐、疯狂的舞蹈性的节奏来作为新作的创作主题 。第一乐章,似乎是一切快乐的源泉,优雅而欢快,充满一丝明亮 。第二乐章是忧郁的小快板 , 带有葬礼进行曲的风格,虽然旋律并不快速,但是依然不乏舞蹈的节奏感 。第三乐章,一上来就表现出愉快的感觉,会让人不由得跟随他手舞足蹈,跳跃的热情一轮高于一轮!然后第四乐章上来了,舞蹈开始趋于疯狂,似乎有酒后起舞的味道,高潮迭起,让人感觉呼吸都会跟随急促起来!贝多芬用最迅捷、最激昂的手法,写出了这个十分出名的快板 , 似乎是天下无双的!其实关于这部作品的赏析,我想没有必要多费笔墨,因为前不久的边听边入门刚刚介绍过这部作品,大家可以看看Pianosheep的评论 , 十分精彩 。
《第七交响曲》虽然是无副标题的作品,但是人们通常喜欢把它称之为“舞蹈性的交响曲”、“舞蹈的颂赞” 。在贝多芬所有没有副标题的交响曲当中 , 这部作品也是最受人欢迎的 。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版乐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乐章,所以它的地位终究是九大交响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 。
求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曲式分析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被称为是『舞蹈的音乐』 , 在这首交响曲中贝多芬仍然描述了自然风光的企盼 , 然而他与这个『自然』的关系却更深入的人性对话 , 造成贝多芬更以人性角度看到『自然』——在田园交响曲,还可以勉强地说贝多芬许多乐段是使用旁观大自然的超脱心情来看待『自然』;但是在这首第七交响曲,贝多芬不再旁观、超脱,让『自然』沾满了贝多芬自己独有的感情,而与贝多芬积极的对话,积极的情感交流 。
在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开头冗长的序奏中,我们便注意到贝多芬音乐心灵深处与自然对话的冲动 。音乐一开始,便以木管乐器暗藏着玄机 。在音乐范例中,正是第一乐章刚开始前30秒 。这30秒的序奏以双簧管为主体,以四个二分音符的简单旋律不停的绵延发展这条序奏主旋律 。但是这个序奏事实上是一个卡农型式的作曲方法 , 双簧管引出四个二分音符后,6.2秒时单簧管承接这个主题 , 17.6秒后法国号承接这个主题,25.1秒时轮到低音管承接这个主题 。如此一个复杂的结构后,一阵管弦乐强音合奏,带出长笛所演奏出来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音乐范例一开始的旋律 。这种由管弦乐合奏带出长笛的风格重复呈现一次后,从1分01秒开始转成长笛加双簧管与弦乐的『对唱』 , 从而引出1分28.5秒处由长笛独奏的第一乐章之第一主题 。
我们很容易听出,这个第一主题是由一开始的序奏主题所演变的 。若说第一主题是活泼的精灵,那么序奏主题可以说是沉睡的精灵吧?
我个人以为本乐章精彩之处正是乐章中转小调的一段音乐范例 。这段音乐是在这个『奏鸣曲式』乐章的『再现部』 。从7.1秒开始就己经把第一主题转成小调来呈现,12.2秒处更是发展成一个哀怨动人的小调主题 。先由双簧管演出 , 然后是长笛,到了单簧管这种『忧郁性格的乐器』手下 , 18.5秒开始这段主题更令人觉得如泣如诉 。与低音管对话后这个小调主题依次从单簧管、双簧管到长笛,接手到小提琴后没一会儿就又回到舞蹈式的第一主题风格(35秒处) 。
换句话说,在这个第一乐章中 , 贝多芬一直使用木管乐器带出他想要表达的情绪:从闲适的序奏主题,到舞蹈式的第一主题 , 到困顿的小调主题 , 木管乐器以最多样的表情,诉说了贝多芬与自然的对话 。
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被我在『赋格曲』一文中拿来当贝多芬中期作品心灵的范例,这个乐章真的是完全符合『却彷佛是狂欢后的寂寞与悲凉』这样的形容 。第二乐章一开始是由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合奏出『寂寞』的第一主题 , 然后如音乐范例呈现的,第二小提琴接下这个『寂寞』主题 , 由中提琴与大提琴合奏出一个『悲凉』的对位主题 。再接下去,如音乐范例呈现的,第一小提琴承接『寂寞』主题而第二小提琴承接『悲凉』主题 。
为什么一个是『寂寞』另一个是『悲凉』呢?『寂寞』主题使用单纯的节奏,近乎同名音持续反复,再加上旋律本身的小调性格,听起来真的就是一种『寂寞』的感觉 。同样的,『悲凉』的对位主题之所以悲凉,因为该旋律的第一个音符与第二个音符是半音阶,这半音阶特性彻底使用在旋律的后半部,也就是音乐范例第21.3秒开始的第一个音符与第二个音符 , 为了半音阶特性还加以临时转调一时延续到29.5,一直是这种转调与半音阶的特性 。小调转小调与半音阶旋律是很容易产生『悲凉』感受的作曲方法 。
但是,指挥家的诠释也很重要 。在本段音乐的指挥家贝姆,他使用的速度非常慢,而且加上许多弹性速度:例如音乐范例15.8秒起『悲凉』对位主题的音符变多,贝姆为了加强每一个音符的重量感,很明显的速度放慢来强调每一个音符 。于是这样的诠释听起来便有非常强烈的情感蔓延 。
经过平和的中间乐段后,『悲凉』对位主题以十六分之一音符切细后无穷无尽的蔓延,『寂寞』第一主题的音符不再以同名音反复,转以上行音阶的风格呈现,再加上一个新添附属对位主题进行高低音符的跳跃 , 而形成这个乐章极美的一个赋格乐段 。音乐范例是本赋格乐段的后半,『悲凉』主题被切细成十六分之一音符后,不再一味陷溺在半音阶,音乐范例一开始甚至因为脱离了半音阶风格,『悲凉』主题发展至此己经不再悲凉 , 竟因为十六分之一音符不断的持续而产生『坚毅前进』的感受,于是发展到32.7处的乐团合奏,长笛以最大的音量带领所有的木管乐器强烈的演奏出变形的『悲凉』对位主题来呼应弦乐部还原的『寂寞』第一主题 。这样的感觉不再是暗自怜伤,而是有一种英雄式的悲壮感了 。
比起乐章开始的乐团合奏乐段,因为『悲凉』对位主题是由第一小提琴在高低音之间跳跃呈现原貌,所以该乐段自我陷溺成强烈悲凉感非常强烈 。而在本段赋格乐段中,透过一开始赋格曲式的变形,整个情绪就转变成英雄悲壮的情怀了 。
这样的主观感受尝试以上述的客观举证,不知道能不能引起你的共鸣?
第四乐章被称为『酒神式的狂舞』,在我们看来却是『自然』的人性化到了极致 。在强烈的两个节奏后,音乐范例呈现了快速音符起伏的第一主题,这个由第一小提琴主演的旋律本身充满了『酒神狂舞』的气氛 。但是在贝多芬音乐的结构中 , 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伴随第一主题出现的,由木管声部合奏的副主题,这个副主题在乐章中段出现的赋格乐段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一阵激烈合奏之后,10秒起带出这个轮旋曲式乐章的B段部分 。这里顺便简介一下『轮旋曲式』,它的基本结构是『A-B-A-C-A-B-A-结尾』 , 第一主题便是A部分 。B段开始把主题使用一如第一乐章一般轻快的田园风格呈现出乐念 , 随后以狂暴的合奏结束,回到A段 。这时木管的副主题逐渐在第一主题的压抑中挣脱出来,成为C段赋格乐段的主角 。最后 , 在本乐章的结尾乐段,贝多芬驱使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依次交互竞奏第一主题(27秒处) , 如绽放光辉;低音大提琴执着演奏赋格乐段的副主题(第9秒开始),无比庄严而忧郁;两者交织形成本乐章最精彩的高潮 。
在这样的乐章中,『酒神的狂舞』固然是第一主题的中心乐思,但是副主题在赋格乐段与结尾乐段的低音部之忧郁,与这个中心乐思强烈的对话 。B乐段是如此的追寻『人与自然合一』的田园逍遥,但是贝多芬无法与自然合一,再怎么样的狂舞 , 最后总是把自然人性化之后与之激烈对话;所以贝多芬对B乐段的依恋总是一瞥而过,他仍然把『自然』人性化成那个充满庄严忧郁的赋格副主题 。酒神之狂舞只能伴随着人性化后的自然,而无法伴随着逍遥的自然 。
贝多芬《第七交响乐》的创作背景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BEFTHOVEN: Symphonie No.7
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A大调,OP.92 , 作于1811—1812年 , 完成于1812年6月 。1813年12月8日,由贝多芬本人指挥 , 首演于维也纳大学大厅,这是为奥地利与巴伐利亚伤兵而举行的义演 。这首作品包括4个乐章:1.稍慢速,活泼地,引子很长 , 一个雄伟朴素的主题从上至下阔步而来 , 展开成很宏伟的效果 。快速部分根据一个轻松跳跃的音型写成,柏辽兹称之为农人的轮舞,但它很快就上升到似乎要失去控制的高潮 。2.小快板,以木管吹奏的柔和长弦开端,然后是低音弦乐器的节奏搏动,单簧管和大管的流动,小提琴的叹息,这首小快板乐章中弥漫着淡淡的忧愁 , 有人说它表达了对死与厄运的思考,有人说它表达了送葬主题 , 这是一个非常优美的乐章 。3.谐谑曲 , 急板 , 是充满爆发性和动力性的对比,充满情趣横生的机智 。三声中部中两个音符构成的短小音型在木管的高音区中来回摆动 , 对比得惟妙惟肖 。4.朝气蓬勃的快板,开始是弗吉尼业舞曲 , 但不久就发展成令人激动的旋动 , 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像是酒神的狂怒 。瓦格纳称之为“舞曲的极品” 。
急需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楼主您好 。这里可能没有人能回答您的问题了 。这是我帮您网上找的一些 不知道有没有帮助 。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被称为是『舞蹈的音乐』,在这首交响曲中贝多芬仍然描述了自然风光的企盼,然而他与这个『自然』的关系却更深入的人性对话,造成贝多芬更以人性角度看到『自然』——在田园交响曲,还可以勉强地说贝多芬许多乐段是使用旁观大自然的超脱心情来看待『自然』;但是在这首第七交响曲 , 贝多芬不再旁观、超脱,让『自然』沾满了贝多芬自己独有的感情,而与贝多芬积极的对话,积极的情感交流 。在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开头冗长的序奏中,我们便注意到贝多芬音乐心灵深处与自然对话的冲动 。音乐一开始 , 便以木管乐器暗藏着玄机 。在音乐范例中,正是第一乐章刚开始前30秒 。这30秒的序奏以双簧管为主体,以四个二分音符的简单旋律不停的绵延发展这条序奏主旋律 。但是这个序奏事实上是一个卡农型式的作曲方法,双簧管引出四个二分音符后,6.2秒时单簧管承接这个主题 , 17.6秒后法国号承接这个主题,25.1秒时轮到低音管承接这个主题 。如此一个复杂的结构后 , 一阵管弦乐强音合奏 , 带出长笛所演奏出来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音乐范例一开始的旋律 。这种由管弦乐合奏带出长笛的风格重复呈现一次后,从1分01秒开始转成长笛加双簧管与弦乐的『对唱』,从而引出1分28.5秒处由长笛独奏的第一乐章之第一主题 。我们很容易听出,这个第一主题是由一开始的序奏主题所演变的 。若说第一主题是活泼的精灵,那么序奏主题可以说是沉睡的精灵吧? 我个人以为本乐章精彩之处正是乐章中转小调的一段音乐范例 。这段音乐是在这个『奏鸣曲式』乐章的『再现部』 。从7.1秒开始就己经把第一主题转成小调来呈现,12.2秒处更是发展成一个哀怨动人的小调主题 。先由双簧管演出 , 然后是长笛 , 到了单簧管这种『忧郁性格的乐器』手下,18.5秒开始这段主题更令人觉得如泣如诉 。与低音管对话后这个小调主题依次从单簧管、双簧管到长笛,接手到小提琴后没一会儿就又回到舞蹈式的第一主题风格(35秒处) 。换句话说,在这个第一乐章中,贝多芬一直使用木管乐器带出他想要表达的情绪:从闲适的序奏主题,到舞蹈式的第一主题,到困顿的小调主题,木管乐器以最多样的表情 , 诉说了贝多芬与自然的对话 。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被我在『赋格曲』一文中拿来当贝多芬中期作品心灵的范例,这个乐章真的是完全符合『却彷佛是狂欢后的寂寞与悲凉』这样的形容 。第二乐章一开始是由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合奏出『寂寞』的第一主题,然后如音乐范例呈现的,第二小提琴接下这个『寂寞』主题,由中提琴与大提琴合奏出一个『悲凉』的对位主题 。再接下去,如音乐范例呈现的 , 第一小提琴承接『寂寞』主题而第二小提琴承接『悲凉』主题 。为什么一个是『寂寞』另一个是『悲凉』呢?『寂寞』主题使用单纯的节奏,近乎同名音持续反复,再加上旋律本身的小调性格,听起来真的就是一种『寂寞』的感觉 。同样的,『悲凉』的对位主题之所以悲凉,因为该旋律的第一个音符与第二个音符是半音阶,这半音阶特性彻底使用在旋律的后半部,也就是音乐范例第21.3秒开始的第一个音符与第二个音符,为了半音阶特性还加以临时转调一时延续到29.5,一直是这种转调与半音阶的特性 。小调转小调与半音阶旋律是很容易产生『悲凉』感受的作曲方法 。但是,指挥家的诠释也很重要 。在本段音乐的指挥家贝姆 , 他使用的速度非常慢,而且加上许多弹性速度:例如音乐范例15.8秒起『悲凉』对位主题的音符变多 , 贝姆为了加强每一个音符的重量感,很明显的速度放慢来强调每一个音符 。于是这样的诠释听起来便有非常强烈的情感蔓延 。经过平和的中间乐段后,『悲凉』对位主题以十六分之一音符切细后无穷无尽的蔓延 , 『寂寞』第一主题的音符不再以同名音反复,转以上行音阶的风格呈现,再加上一个新添附属对位主题进行高低音符的跳跃 , 而形成这个乐章极美的一个赋格乐段 。音乐范例是本赋格乐段的后半 , 『悲凉』主题被切细成十六分之一音符后,不再一味陷溺在半音阶,音乐范例一开始甚至因为脱离了半音阶风格,『悲凉』主题发展至此己经不再悲凉,竟因为十六分之一音符不断的持续而产生『坚毅前进』的感受,于是发展到32.7处的乐团合奏,长笛以最大的音量带领所有的木管乐器强烈的演奏出变形的『悲凉』对位主题来呼应弦乐部还原的『寂寞』第一主题 。这样的感觉不再是暗自怜伤 , 而是有一种英雄式的悲壮感了 。比起乐章开始的乐团合奏乐段 , 因为『悲凉』对位主题是由第一小提琴在高低音之间跳跃呈现原貌 , 所以该乐段自我陷溺成强烈悲凉感非常强烈 。而在本段赋格乐段中,透过一开始赋格曲式的变形,整个情绪就转变成英雄悲壮的情怀了 。这样的主观感受尝试以上述的客观举证,不知道能不能引起你的共鸣? 第四乐章被称为『酒神式的狂舞』,在我们看来却是『自然』的人性化到了极致 。在强烈的两个节奏后,音乐范例呈现了快速音符起伏的第一主题,这个由第一小提琴主演的旋律本身充满了『酒神狂舞』的气氛 。但是在贝多芬音乐的结构中,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伴随第一主题出现的,由木管声部合奏的副主题 , 这个副主题在乐章中段出现的赋格乐段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一阵激烈合奏之后,10秒起带出这个轮旋曲式乐章的B段部分 。这里顺便简介一下『轮旋曲式』 , 它的基本结构是『A-B-A-C-A-B-A-结尾』,第一主题便是A部分 。B段开始把主题使用一如第一乐章一般轻快的田园风格呈现出乐念,随后以狂暴的合奏结束,回到A段 。这时木管的副主题逐渐在第一主题的压抑中挣脱出来 , 成为C段赋格乐段的主角 。最后 , 在本乐章的结尾乐段,贝多芬驱使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依次交互竞奏第一主题(27秒处),如绽放光辉;低音大提琴执着演奏赋格乐段的副主题(第9秒开始),无比庄严而忧郁;两者交织形成本乐章最精彩的高潮 。在这样的乐章中 , 『酒神的狂舞』固然是第一主题的中心乐思,但是副主题在赋格乐段与结尾乐段的低音部之忧郁,与这个中心乐思强烈的对话 。B乐段是如此的追寻『人与自然合一』的田园逍遥 , 但是贝多芬无法与自然合一,再怎么样的狂舞,最后总是把自然人性化之后与之激烈对话;所以贝多芬对B乐段的依恋总是一瞥而过,他仍然把『自然』人性化成那个充满庄严忧郁的赋格副主题 。酒神之狂舞只能伴随着人性化后的自然,而无法伴随着逍遥的自然 。好了 找到就这些了= = o(︶︿︶)o 唉 。。问问 。人才很少啊 。。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贝多芬A大调第七号交响曲 (德语:Beethovens 7. Sinfonie in A-Dur,作品号第九十二)始作于1811年 。当时贝多芬正在波希米亚温泉小镇特普利采休养度假 。作品完成于1812年,并且题名献给弗利斯伯爵莫里茨(Count Moritz von Fries) 。
此作品1813年12月8日于维也纳的一场给Hanau战役所受伤士兵们的慈善音乐会首演 , 并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Louis Spohr担任小提琴首席 。首演的反应良好,并被要求再演奏一次第二乐章 。在同一场的演出中 , 另一首贝多芬的作品威灵顿的胜利也受到广大的成功 。
第七号交响曲共有四个乐章:
* I. 少许延续—活板(Poco sostenuto — Vivace)
* II. 小快板(Allegretto)
* III. 急板(Presto)
* IV. 辉煌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
演奏全曲大约是34分钟 。
第一乐章开始是慢速的序曲(就像第一号、第二号、第四号交响曲),之后进入了奏鸣曲的形式,以及跳舞般的轻快节奏 。
第二乐章,A小调,是慢速乐章,虽然速度标式是稍快(Allegretto)(可说成快一点点)但跟其它三乐章比较起来是算慢的 。此乐章是非常受欢迎的,且在首演时被要求再演一次 。就跟第一乐章一样,节奏以及旋律是很重要的特征 。四分音符、两个八分音符和两个四分音符一再出现 。
第三乐章是诙谐曲跟三重奏 。在此,根据奥地利朝圣者的赞美诗所做的三重奏被反复了一次 。[4]这种三重奏ABA形式扩充到ABABA的方式,在这个时期相当常见于贝多芬的其它作品中,例如他的第四号交响曲以及第八号弦乐四重奏 。
第四乐章是奏鸣曲的曲式 。Donald Francis Tovey在他的Essays in Musical Analysis里说到,这个乐章是“酒神的忿怒” 。
此作品因节奏动机的使用而著名 。同时在调性的使用上也很微妙,为了使张力明显而使用了A大调、C大调以及F大调 。第二乐章是使用A小调并穿插A大调,以及诙谐曲是使用F大调 。
华格纳对作品间有生命力的节奏所形成的图画,称为是“舞蹈的升华” 。
另一方面,韦伯认为第一乐章在结尾时的丰富低音线说明了贝多芬得确是准备去疯人院;二十世纪的指挥家毕勤也一样严厉地说:“你能为它做什么?就像是一群犛牛在跳 。”
也有乐评将其形容为“荒缪、毫无章法” 。还有人认为第二乐章是“疯言疯语 , 半点旋律和和声的踪影都没有 , 没一刻顺耳 。”
李斯特曾将贝多芬的所有交响曲改编成钢琴的独奏版本 。
花絮
此作品的最终修订版本是由伯恩斯坦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在1990年8月19日演出 。
不少年来,费城交响乐团知晓现任或退任团员死亡时,会在团练时播放第二乐章 。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叫什么名大调第七交响曲虽然是无副标题的作品,但是人们通常喜欢把它称之为“舞蹈性的交响曲”、“舞蹈的颂赞” 。在贝多芬所有没有副标题的交响曲当中,这部作品也是最受人欢迎的 。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版乐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乐章,所以它的地位终究是九大交响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
求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曲式分析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被称为是『舞蹈的音乐』,在这首交响曲中贝多芬仍然描述了自然风光的企盼,然而他与这个『自然』的关系却更深入的人性对话,造成贝多芬更以人性角度看到『自然』——在田园交响曲,还可以勉强地说贝多芬许多乐段是使用旁观大自然的超脱心情来看待『自然』;但是在这首第七交响曲,贝多芬不再旁观、超脱,让『自然』沾满了贝多芬自己独有的感情,而与贝多芬积极的对话,积极的情感交流 。
在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开头冗长的序奏中,我们便注意到贝多芬音乐心灵深处与自然对话的冲动 。音乐一开始,便以木管乐器暗藏着玄机 。在音乐范例中,正是第一乐章刚开始前30秒 。这30秒的序奏以双簧管为主体,以四个二分音符的简单旋律不停的绵延发展这条序奏主旋律 。但是这个序奏事实上是一个卡农型式的作曲方法 , 双簧管引出四个二分音符后,6.2秒时单簧管承接这个主题,17.6秒后法国号承接这个主题,25.1秒时轮到低音管承接这个主题 。如此一个复杂的结构后 , 一阵管弦乐强音合奏,带出长笛所演奏出来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音乐范例一开始的旋律 。这种由管弦乐合奏带出长笛的风格重复呈现一次后 , 从1分01秒开始转成长笛加双簧管与弦乐的『对唱』,从而引出1分28.5秒处由长笛独奏的第一乐章之第一主题 。
我们很容易听出,这个第一主题是由一开始的序奏主题所演变的 。若说第一主题是活泼的精灵,那么序奏主题可以说是沉睡的精灵吧?
我个人以为本乐章精彩之处正是乐章中转小调的一段音乐范例 。这段音乐是在这个『奏鸣曲式』乐章的『再现部』 。从7.1秒开始就己经把第一主题转成小调来呈现,12.2秒处更是发展成一个哀怨动人的小调主题 。先由双簧管演出,然后是长笛,到了单簧管这种『忧郁性格的乐器』手下,18.5秒开始这段主题更令人觉得如泣如诉 。与低音管对话后这个小调主题依次从单簧管、双簧管到长笛 , 接手到小提琴后没一会儿就又回到舞蹈式的第一主题风格(35秒处) 。
换句话说 , 在这个第一乐章中,贝多芬一直使用木管乐器带出他想要表达的情绪:从闲适的序奏主题,到舞蹈式的第一主题 , 到困顿的小调主题 , 木管乐器以最多样的表情,诉说了贝多芬与自然的对话 。
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被我在『赋格曲』一文中拿来当贝多芬中期作品心灵的范例,这个乐章真的是完全符合『却彷佛是狂欢后的寂寞与悲凉』这样的形容 。第二乐章一开始是由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合奏出『寂寞』的第一主题 , 然后如音乐范例呈现的,第二小提琴接下这个『寂寞』主题,由中提琴与大提琴合奏出一个『悲凉』的对位主题 。再接下去 , 如音乐范例呈现的 , 第一小提琴承接『寂寞』主题而第二小提琴承接『悲凉』主题 。
为什么一个是『寂寞』另一个是『悲凉』呢?『寂寞』主题使用单纯的节奏 , 近乎同名音持续反复,再加上旋律本身的小调性格 , 听起来真的就是一种『寂寞』的感觉 。同样的,『悲凉』的对位主题之所以悲凉,因为该旋律的第一个音符与第二个音符是半音阶,这半音阶特性彻底使用在旋律的后半部,也就是音乐范例第21.3秒开始的第一个音符与第二个音符,为了半音阶特性还加以临时转调一时延续到29.5,一直是这种转调与半音阶的特性 。小调转小调与半音阶旋律是很容易产生『悲凉』感受的作曲方法 。
但是,指挥家的诠释也很重要 。在本段音乐的指挥家贝姆,他使用的速度非常慢,而且加上许多弹性速度:例如音乐范例15.8秒起『悲凉』对位主题的音符变多,贝姆为了加强每一个音符的重量感,很明显的速度放慢来强调每一个音符 。于是这样的诠释听起来便有非常强烈的情感蔓延 。
经过平和的中间乐段后,『悲凉』对位主题以十六分之一音符切细后无穷无尽的蔓延,『寂寞』第一主题的音符不再以同名音反复,转以上行音阶的风格呈现,再加上一个新添附属对位主题进行高低音符的跳跃,而形成这个乐章极美的一个赋格乐段 。音乐范例是本赋格乐段的后半 , 『悲凉』主题被切细成十六分之一音符后,不再一味陷溺在半音阶,音乐范例一开始甚至因为脱离了半音阶风格,『悲凉』主题发展至此己经不再悲凉,竟因为十六分之一音符不断的持续而产生『坚毅前进』的感受,于是发展到32.7处的乐团合奏,长笛以最大的音量带领所有的木管乐器强烈的演奏出变形的『悲凉』对位主题来呼应弦乐部还原的『寂寞』第一主题 。这样的感觉不再是暗自怜伤 , 而是有一种英雄式的悲壮感了 。
比起乐章开始的乐团合奏乐段,因为『悲凉』对位主题是由第一小提琴在高低音之间跳跃呈现原貌,所以该乐段自我陷溺成强烈悲凉感非常强烈 。而在本段赋格乐段中,透过一开始赋格曲式的变形,整个情绪就转变成英雄悲壮的情怀了 。
这样的主观感受尝试以上述的客观举证,不知道能不能引起你的共鸣?
第四乐章被称为『酒神式的狂舞』 , 在我们看来却是『自然』的人性化到了极致 。在强烈的两个节奏后,音乐范例呈现了快速音符起伏的第一主题,这个由第一小提琴主演的旋律本身充满了『酒神狂舞』的气氛 。但是在贝多芬音乐的结构中,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伴随第一主题出现的,由木管声部合奏的副主题,这个副主题在乐章中段出现的赋格乐段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一阵激烈合奏之后,10秒起带出这个轮旋曲式乐章的B段部分 。这里顺便简介一下『轮旋曲式』,它的基本结构是『A-B-A-C-A-B-A-结尾』,第一主题便是A部分 。B段开始把主题使用一如第一乐章一般轻快的田园风格呈现出乐念,随后以狂暴的合奏结束,回到A段 。这时木管的副主题逐渐在第一主题的压抑中挣脱出来 , 成为C段赋格乐段的主角 。最后,在本乐章的结尾乐段,贝多芬驱使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依次交互竞奏第一主题(27秒处),如绽放光辉;低音大提琴执着演奏赋格乐段的副主题(第9秒开始),无比庄严而忧郁;两者交织形成本乐章最精彩的高潮 。
在这样的乐章中,『酒神的狂舞』固然是第一主题的中心乐思,但是副主题在赋格乐段与结尾乐段的低音部之忧郁,与这个中心乐思强烈的对话 。B乐段是如此的追寻『人与自然合一』的田园逍遥 , 但是贝多芬无法与自然合一,再怎么样的狂舞,最后总是把自然人性化之后与之激烈对话;所以贝多芬对B乐段的依恋总是一瞥而过,他仍然把『自然』人性化成那个充满庄严忧郁的赋格副主题 。酒神之狂舞只能伴随着人性化后的自然,而无法伴随着逍遥的自然 。
贝多芬的9首交响曲分别叫什么?贝多芬:第四交响曲
BEETHOVEN: Symphonie No.4
贝多芬的《第四交响曲》,降B大调,OP.60 , 创作、完成于1806年的9、10月间 。当时贝多芬正在利赫诺夫斯基亲王特拉波(位于今波兰与捷克交界处)近郊的格拉兹夏宫内作客 , 贝多芬在这里认识了奥佩尔斯道尔夫伯爵,伯爵要组织一支乐队,他委托贝多芬创作了这首《第四交响曲》 。这首作品于1807年3月由奥佩尔斯道尔夫伯爵和他的乐队首演 , 演出地点是维也纳的利赫诺夫斯基宫 。这首作品充满着明朗、富诗意情趣的柔和,其中多微妙、色彩丰富的细部 。全曲分4个乐章:1.柔板,活泼的快板,一个带点凶兆的缓慢引子引出最轻松愉快的快板,接着独奏大管、双簧管、长笛有精彩的旋律对话,再紧接着是柏辽兹描述的越来越强的发展:“其间的和声色彩先是模糊而犹疑不决 , 在转调和弦的云雾完全驱散时,它才重新闯出来,你可以把它看作一条河流,平静的流水突然间不见了;它离开水底的河床仅仅是为了以浪花四溅的瀑布形状咆哮地直泻而下 。”这个乐章用开头主题 , 在喜气洋洋中结尾、2.柔板,这个夜曲般细腻的慢板乐章的主题几乎完全由下行的缓慢降E大调音阶构成 。一支美好的旋律出现4次,4次出现和其间3个插部以及木管上精美的对比乐句构成回旋与奏鸣由式的天作之合 。按柏辽兹的评介:“它的旋律表现是这样富于天使般的纯洁和不可抗拒的柔情蜜意,致使奇妙的艺术加工痕迹完全消失 。”3.活泼的快板,这个谐谑乐章是万花筒般的色彩印象的展现,在抒情的三声中部中,以木管演奏为主 。4.不太快的快板,从小提琴的无穷动旋转开始,最后是整个乐队的旋转,如野蜂飞舞 , 也如神话中小精灵的舞蹈 。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BEETHOVEN: Symphonie No.5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C小调,OP.67,创作于1804—1808年(中间曾中断,创作了《第四交响曲》),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演 。全曲分4个乐章:1.朝气蓬勃的快板,其中的格言主题 , 就是“命运的敲门”,命运与凶兆始终在激烈地搏斗 。2.行板,是贝多芬对命运的沉思,是双主题的一连串变奏 。其中第一主题由大提琴和中提琴表达那种平静的温柔,第二主题接近于英雄的进行曲与颂歌 。3.快板 , 谐谑曲,两种对立的冲突重新展开,这是英雄与命运的最后搏斗 。这个乐章的结尾,整个乐队似乎都精疲力尽地倒在一个不稳定的长音上,鼓声在激动不安的背景上,就像心脏的缓慢跳动而弦乐则像微弱的呼吸 。随着不安定气氛的渐强 , 使你感觉有太阳在准备着冲破乌云 。突然 , 乐队一下子鼓起精神,昂首阔步地迈入了末乐章 。4.快板 , 出现众多主题的交叉变化,终曲尾声很长 , 最后命运主题以强大的威力在光辉灿烂中持续长达几十小节 , 结尾是欢乐而辉煌的一片光明 。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
BEETHOVEN: Symphonie No.6
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 , F大调,OP.68,作于1807—1808年 。当时贝多芬已完全失聪,这首作品其实是贝多芬在失聪情况下对大自然依恋的表达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贝多芬什么都听不见了,就只好在精神上重新创造一个他已经灭亡了的世界 。要听见它们的唯一方法,是让它们在他心里歌唱 。”这部首作品于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首演,指挥是已失聪的贝多芬自己 。在首演节目单上,贝多芬这样解说这首作品:“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 。”贝多芬为其中每一乐章都确定了标题:“1.不太快的快板,到达乡村的愉快感受 。2.极活泼的行板,溪畔小景 。3.快板 , 乡民欢乐的聚会 。4.快板,暴风雨 。5.小快板,暴风雨过后的愉快和感恩的情绪 。”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几乎以一个乡间迈步的简单乐句组成,一个短小的五音音型反复了80次,在反复中调性和乐器色彩巧妙地变化 。第二乐章描绘溪边小景,以流水声为主体,小提琴短小的颤音好似昆虫的叫声,乐章末尾能听到类似鹌鹑、夜莺、杜鹃的啼鸣 。第三乐章,贝多芬用音乐记叙了维也纳近郊酒店乡村乐队伴奏下的农民舞曲氛围 。第四乐章对风声、雷鸣、暴风雨的描述多少有点印象派的味道 。第五乐章是面对大自然,感谢上帝,感谢雨后复出的太阳,感谢大自然的庄严赞歌 。三、四、五3个乐章不间断地演奏 。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BEFTHOVEN: Symphonie No.7
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A大调 , OP.92,作于1811—1812年 , 完成于1812年6月 。1813年12月8日,由贝多芬本人指挥 , 首演于维也纳大学大厅,这是为奥地利与巴伐利亚伤兵而举行的义演 。这首作品包括4个乐章:1.稍慢速,活泼地,引子很长,一个雄伟朴素的主题从上至下阔步而来 , 展开成很宏伟的效果 。快速部分根据一个轻松跳跃的音型写成,柏辽兹称之为农人的轮舞,但它很快就上升到似乎要失去控制的高潮 。2.小快板,以木管吹奏的柔和长弦开端,然后是低音弦乐器的节奏搏动,单簧管和大管的流动,小提琴的叹息,这首小快板乐章中弥漫着淡淡的忧愁,有人说它表达了对死与厄运的思考,有人说它表达了送葬主题,这是一个非常优美的乐章 。3.谐谑曲,急板,是充满爆发性和动力性的对比,充满情趣横生的机智 。三声中部中两个音符构成的短小音型在木管的高音区中来回摆动 , 对比得惟妙惟肖 。4.朝气蓬勃的快板,开始是弗吉尼业舞曲,但不久就发展成令人激动的旋动 , 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 像是酒神的狂怒 。瓦格纳称之为“舞曲的极品” 。
求莎拉布莱曼的一首歌 , 只知道是用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做的背景音乐……找到加悬赏?。?/h3>Figlio Perduto看看是不是这首?
贝多芬的九大交响曲分别叫什么?能给介绍一下吗?

文章插图
贝多芬的九大交响曲如下:1、C大调第一交响乐 作品第21号 第一乐章:极慢板、朝气蓬勃的快板 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活泼的极快板 第四乐章:柔板、活泼的极快板 2、D大调第二交响乐 作品第36号 第一乐章:柔板、朝气蓬勃的快板 第二乐章:小广板 第三乐章:谐谑曲、快板 第四乐章:极快板 3、降E大调第三交响乐 作品第55号“英雄” 第一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极快板 第三乐章:谐谑曲、活泼的快板 第四乐章:终曲、极快板 4、降E大调第四交响乐 作品第60号 第一乐章:柔板、活泼的快板 第二乐章:柔板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 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 5、C小调第五交响乐 作品第92号“命运” 第一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 第二乐章:行板 第三乐章:快板、谐谑曲 第四乐章:快板 6、F大调第六交响乐 作品第68号“田园”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初到乡村的愉快感受 第二乐章:极活泼的极快板-溪畔小景 第三乐章:快板-乡民欢乐的聚会 第四乐章:快板-暴风雨 第五乐章:小快板-暴风雨过后的愉快情绪 7、A大调第七交响乐 作品第92号 第一乐章:稍慢速、活泼的 第二乐章:小快板 第三乐章:谐谑曲、急板 第四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 8、F大调第八交响乐 作品第93号 第一乐章:活泼、朝气蓬勃的快板 第二乐章:小快板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速度 第四乐章:活泼的快板、舞曲性 9、D小调第九交响乐 作品第125号“合唱” 第一乐章:不太庄严的行板 第二乐章:极活泼的快板 第三乐章:如歌的行板 第四乐章:急板 第五乐章:急板、合唱“欢乐颂”扩展资料: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 1770—1827)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舞曲 。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贝多芬全集有不同年份的发行,图封面为2007年版,发行公司为BMG Japan 。此专辑为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所发,谨以此向伟大的巨人致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是维也纳古典音乐、欧洲古典作曲家的代表之一 。贝多芬在父亲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这造就了他倔强、敏感和兴奋的性格 。22岁时,他开始在维也纳定居了一生 , 1803-1804年间创作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他的成熟 。在接下来的20年里,他的众多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的精神,将古典音乐推向了高峰,预示着19世纪浪漫音乐的到来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维也纳逝世,享年57岁 。参考资料:贝多芬全集 百度百科
关于贝多芬第七交响曲解读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A大调第七交响曲(1811-1812),Op.92
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从1800年,《第一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一直到1808年《第六交响曲》问世,在8年时间内,贝多芬完成了交响征程上的六个脚印 。虽然与才思敏捷的天才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交响曲产量远远不及前者,但是贝多芬的每一部作品都充满了值得咀嚼的内涵和哲理,蕴藏了属于作曲家本人的个性与才华 。其实从贝多芬一生的创作历程而言 , 从1800开始直到1809年,这10年之间,可谓贝多芬音乐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高峰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评价,都是如此 。但是从1809年开始,贝多芬逐渐开始走向沉寂,以至于他的第七部交响曲,直到1812年才问世,与《田园》相隔了将近4年之久!大家或许要问,这段日子贝多芬在做些什么呢?
1809年5月 , 曾经被作曲家所崇拜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命令法军进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炮声隆隆 , 战局紧张 。贝多芬早年的先师海顿也在此时去世了 。但贝多芬没有被战火所吓退,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创作出了包括《26号“告别”钢琴奏鸣曲》、《致爱丽丝》以及《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在内多部重要作品 。当时维也纳的局势非常紧迫,侵略军的不断骚扰,货币的不断贬值让贝多芬的生活非常窘迫 。好在1810年战局被平息了,维也纳恢复的往日的平静 。但是贝多芬也就此陷入了一生中创作热情最低落的一段时间 。
在介绍《第四交响曲》的时候,我们说到过贝多芬比较失败的爱情生活 。在这时 , 经历了几年的甜蜜以后,恋人们逐渐远离了他 , 使贝多芬重新陷入孤独和寂寞当中,可以说这是贝多芬失去创作灵感以及动力的一个较大原因 。其次 , 来自于耳朵疾病对他的折磨,其实当时的病情已经发展到几乎让贝多芬完全丧失听力的程度 。同时维也纳的经济萧条依然继续着,生活条件日渐艰苦,贝多芬不得不为衣食住行而拖累 。不少知心好友也在这段时间相继离开了贝多芬 , 或是因为去世,或是去往其他地方发展 , 这让作曲家的生活越加苦闷 。在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贝多芬在1810到1812年,只写出了几部并不成功的作品,数量寥寥无几 。
不过从1812年开始,这头“音乐雄狮”开始复苏了!而复苏的标志则正是他的第七部交响曲!虽然这时候的贝多芬依然生活的不怎么愉快,但是这部《第七交响曲》却拥有非常独特的舞蹈风格,可见作曲家已经可以做到抛弃凡尘俗念对他思想的折磨和困扰,只要一沉浸在音乐创作中,他就可以爆发出无穷无尽的威力!
贝多芬是特立独行的,他也不想让自己作品风格有所重复 , 尤其是对于交响曲这个表现形式 。在《第七》之前的四部交响曲可谓部部经典、成功——英雄的讴歌、青春的赞颂、命运的斗争、田园的纯朴 。这时候贝多芬想到了用快乐、疯狂的舞蹈性的节奏来作为新作的创作主题 。第一乐章,似乎是一切快乐的源泉,优雅而欢快 , 充满一丝明亮 。第二乐章是忧郁的小快板,带有葬礼进行曲的风格,虽然旋律并不快速,但是依然不乏舞蹈的节奏感 。第三乐章,一上来就表现出愉快的感觉,会让人不由得跟随他手舞足蹈,跳跃的热情一轮高于一轮!然后第四乐章上来了,舞蹈开始趋于疯狂,似乎有酒后起舞的味道,高潮迭起 , 让人感觉呼吸都会跟随急促起来!贝多芬用最迅捷、最激昂的手法,写出了这个十分出名的快板,似乎是天下无双的!其实关于这部作品的赏析,我想没有必要多费笔墨,因为前不久的边听边入门刚刚介绍过这部作品,大家可以看看Pianosheep的评论,十分精彩 。
《第七交响曲》虽然是无副标题的作品 , 但是人们通常喜欢把它称之为“舞蹈性的交响曲”、“舞蹈的颂赞” 。在贝多芬所有没有副标题的交响曲当中,这部作品也是最受人欢迎的 。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版乐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乐章,所以它的地位终究是九大交响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 。
注:部分资料参考《乐圣贝多芬》一书
参考资料:古典音乐网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钢琴独奏版本李斯特曾经把贝多芬的九首交响曲全部都改编成钢琴曲,你可以去下面地址下载 , 其中就有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钢琴版本:
http://www.verycd.com/topics/191777/
(使用电驴下载)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谱子以下:
http://www.4shared.com/document/ETh7lD-r/Beethoven_-_Sinfonia_No_07_em_.htm
求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的mp3格式http://pan.baidu.com/wap/link?uk=1460494767&shareid=2128341553&third=0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下载地址【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卡洛斯克莱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http://www.top100.cn/Product/Product.aspx?ProductID=S0040529000
求贝多芬第七交响曲下载地址,邮箱:kimiraikkonen001@126.com发给你了~[贝多芬交响乐全集][卡拉扬 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演奏][1963年版][5CD][MP3]~看看吧?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全曲下载留个邮箱 , 我发给你!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全曲下载网址交响曲这东西的演奏时间是看指挥家的……没有规定多少分钟 。然后你要需要可以到www.verycd.com上面找 , 古典音乐算这里最全了 。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总谱在哪可以下载?总谱:
http://www.free-scores.com/redirection-partition.php?partition=1212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迅雷下载http://mp3.baidu.com/m?f=ms&rn=&tn=baidump3&ct=134217728&word=%B1%B4%B6%E0%B7%D2%B5%DA%C6%DF%BD%BB%CF%EC%C7%FA&lm=-1
谁有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章的清晰版本???细细品读了这首曲子 感觉很好 我昨晚也通宵了 所以很累 呵呵,先睡 以后帮你找 。我在QQ音乐里找的 。不知道是不是那首 。
跪求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92的钢琴独奏,跪求!?你是要李斯特改编的吗?
求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5MjE4ODk2.html
求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 。MP3格式 。。。谢谢已发至邮箱,请查收 。
求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MP3 。发了个~[贝多芬交响乐全集][卡拉扬 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演奏][1963年版][5CD][MP3]~看看吧?
求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mp3格式音频..?。?/h3>已经发送到你的邮箱了o(∩_∩)o ~
跪求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mp3格式的 ?。。「屑げ痪?/h3>已发送,请查收 。
求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已发,请查收 。
那里可以下载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第二乐章的曲子?我有,留个邮箱发给你!四个乐章都发给你~~
卡洛斯克莱伯 , 指挥
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
哪里可以下载交响乐管弦乐的总谱总谱的话,国内的网站不建议考虑 。我给你提供几个网站,都是国外的,有些还是俄语、德语页面,但是却是能下载到很多很多谱子 。先推荐两个名气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网站,都是英文界面 。http://www.sheetmusicarchive.net/index.cfm 这个网站以前全部免费下 载 , 但是后来由于下的人太多了,开始有了限制 , 每天只能下载两个 。最左面的是作曲家名字 。http://www.bh2000.net/score/ 这个是比较权威的总谱下载网站,很棒 。贝多芬、勃拉姆斯、莫扎特、老柴等的几乎所有的总谱都有!http://www.enmdgcpc.net/pages/ 这个貌似是法语的 。http://www.dlib.indiana.edu/variations/scores/ 印第安那大学的图书馆的收藏 。好东西超多,而且类别相当齐全 。居然有比才《卡门》全剧的乐谱、贝多芬的所有四重奏、巴赫的所有管风琴…… 虽然是gif格式的,但清晰度很高(880*650) 就是下载起来比较麻烦~http://muslib.mmv.ru/scores_eng.htm 再推荐一个俄罗斯的网站,按乐器分类,可以找到一些很难得的谱子 。如拉赫马尼诺夫的交响曲总谱、巴赫的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等 。声乐作品里也有不少新鲜的 。而且俄国的作曲家比较多一点 。http://www.mutopiaproject.org/ 内容齐全,更新快 。速度也非常理想 。这个网站的乐谱不同于以上几个,不是扫描的 , 而是用电脑做的pdfhttp://icking-music-archive.org/scores/ 内容很全,大部分作曲家的谱子都有 。http://www.free-sheetmusic.org/scores.html 德国人的网站,东西不算很多 。有些很陌生的作曲家 。不过有些巴赫的声乐作品有多个语言版本 。http://www.classic-u.narod.ru/en/index.html 俄罗斯的网站,有十六位作曲家 。东西不多 。我能找到的就是这些 。还是那句话 , 找总谱推荐用GoogleUSA,GoogleDE等在国外局域网内搜索 。那样搜索出来的网站,谱子质量很高,没有像国内网站的一些那样经过修改,你看到的是最原始的谱子 。求采纳
贝多芬交响乐总谱http://www.sheetmusicfox.com/Beethoven/
这里他的作品相当全 。PDF格式 。
Beethoven's Complete Orchestra Sheet Music 就是全部的交响曲了 。
地址我就不复制过来了 。你要哪个自己看着下 。
Symphony No. 1 in C Major, Op. 21
I. Adagio molto-Allegro con brio 1176kb
II. Andante cantabile con moto 654kb
III. Menuetto-Trio, Allegro molto e vivace 360kb
IV. Adagio-Allegro moto e vivace 946kb
Symphony No. 2 in D Major, Op. 36
I. Adagio molto-Allegro con brio 1695kb
II. Larghetto 888kb
III. Scherzo, Allegro 356kb
IV. Allegro molto 1490kb
Symphony No. 3 in Eb Major, Op. 55 "Eroica"
I. Allegro con brio 2588kb
II. Marcia Funebre, Adagio assai 1295kb
III. Scherzo-Trio, Allegro vivace 1039kb
IV. Finale, Allegro molto 1802kb
Symphony No. 4 in Bb Major, Op. 60
I. Adagio-Allegro vivace 1725kb
II. Adagio 926kb
III. Allegro vivace-Trio 1189kb
IV. Allegro ma non troppo 1326kb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
I. Allegro con brio 1277kb
II. Andante con moto 1013kb
III. Allegro 816kb
IV. Allegro 2698kb
Symphony No. 6 in F Major, Op. 68 "Pastoral"
I. Awakening the cheerful feelings on arrival in the country: Allegro ma non troppo 1377kb
II. Scene by the Brook: Andante molto moto 1283kb
III. Merry Gathering of the countryfolk: Allegro 627kb
IV. Thunderstorm: Allegro 857kb
V. Shepherd's song. Happy and grateful feelings after the storm: Allegretto 1543kb
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Op. 92
I. Poco sostenuto-Vivace 2234kb
II. Allegretto 816kb
III. Presto 1816kb
IV. Allegro con brio 2104kb
Symphony No. 8 in F Major, Op. 93
I. Allegro vivace e con brio 1696kb
II. Allegretto scherzando 507kb
III. Tempo di menuetto 386kb
IV. Allegro vivace 2145kb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 125
I. Allegro ma non troppo, un poco maestoso 3408kb
II. Molto vivace 3042kb
III. Adagio molto e cantabile 1242kb
IV. Presto 6699kb
贝多芬 共有几部交响曲在哪下载交响曲:
贝多芬 C大调第一交响曲
贝多芬 D大调第二交响曲
贝多芬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
贝多芬 降B 大调第四交响曲
贝多芬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贝多芬 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
贝多芬 A大调第七交响曲
贝多芬 F大调第八交响曲(悲怆)
贝多芬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
http://www.verycd.com/topics/198898/ 下载
哪里可以下载贝多芬第七交响乐 第二乐章 就像《先知》里面放的一样 。可以发到我邮件xiefeige@126.com正在从无损格式转MP3 转换完成即发送
- 马勒第一交响曲
- 马勒第二交响曲
- 贝多芬被称为什么 贝多芬被尊称为啥呢
- 论语第七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七章怎么翻译
- 极限挑战第七季
- 黎明奏鸣曲_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的分析报告
- 骆驼祥子好词好句_骆驼祥子第七章的好词好句。。
- 马勒第一交响曲_有没有马勒第一交响曲花之章的录音
- 音乐巨人贝多芬_<<音乐巨人贝多芬>>贝多芬最后一次指...
- 音乐家贝多芬_贝多芬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