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越冷饵料腥味要越大?误区!冬季饵料的适口性比味型更关键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关于冬季钓鱼用饵 , 在钓鱼圈有“天越冷 , 所用饵料的腥味要越大”的说法 , 但我认为这句话容易引导钓友们进入误区 , 它并非是完全正确 , 起码存在片面性 , 下面以我前一段野钓的经历来证明 。
前段时间正值降温 , 在过了明显降温第三天的时候 , 我考虑气温应该趋于平稳 , 于是就约一钓友前往白马河野钓鲫鱼 , 到达钓场才感觉到气温并没有完全处于平稳 , 而应该是降温临近结束 , 也就是说天气并没有达到最低值 , 仍有稍微下降的趋势 。
我习惯用粉饵垂钓 , 认为多加些腥味饵料应该与虫饵有同工之妙 , 于是我用商品饵做成的拉饵 , 那位钓友挂钩蚯蚓垂钓 。 没成想 ,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 我这里一口没有 , 而紧挨我的那钓友几近连杆 , 钓得不亦乐乎 。 于是我改为全部使用浓腥饵 , 不论搓还是拉情况依旧 , 难道今天的鱼不吃面食专吃蚯蚓么?当时 , 百思不得其解 。
直到第二天去钓 , 才豁然开朗 , 悟出其中的道理 。 第二天我们还是去昨天的钓位 , 我仍然使用腥味面饵 , 他依然使用蚯蚓 , 钓况却来个大反转 , 轮到我忙得不亦乐乎 , 他那里一口没有 。 于是那钓友无奈说“风水轮流转 , 今天到你家” 。
风水轮流转的说法是不存在的 ,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在天气上 。 处于降温阶段 , 哪怕是程度并不大 , 鱼也喜食蚯蚓 , 对面食不感冒;等气温彻底平稳后 , 哪怕是低温环境 , 鱼也喜食面食 , 反而对蚯蚓视而不见 。 那么 ,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呢?
这就要从两种饵料的差别上找原因了 。 商品面饵是经过加工后的 , 增加了过多的人为因素 , 就是味道再腥也有别于自然饵料 。
降温阶段 , 或者说刚刚降温结束时 , 鱼还忙于调剂自身的各项机能 , 进食欲望低、活性不高 ,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没有警惕性 , 或许因为不适而警惕性会更高 , 导致它们不会对不自然的商品粉饵轻易下口 , 不论饵料的腥味浓与不浓 。
相反 , 蚯蚓本身就是自然饵料 , 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鱼吞食的警惕性 , 于是出现了在前一天我这没口钓友那边几乎连杆的现象 。
而第二天 , 气温已经处于平稳状态 , 鱼身体的各项机能已经适应了外部环境 , 活性也会相对提高不少 , 如果窝里有几条鱼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抢食状态 , 此时警惕性不是主要的了 , 适口性占据了主要地位 , 我们用的腥味拉饵正合胃口 。 蚯蚓此时反而在状态和适口性上处于劣势 , 于是出现了第二天那样的情况 。
正常情况下 , 腥味拉饵和挂钩蚯蚓按说差别不会如此之大 , 比如喜食面饵时蚯蚓也能钓获鱼 , 喜食蚯蚓时面食也有鱼咬钩 , 像我们那两天的作钓情况很少有 , 旱得旱死、涝的涝死 。 也好 , 这样为我们探索出这一规律提供了更加明了的证据 。
【天越冷饵料腥味要越大?误区!冬季饵料的适口性比味型更关键】另外 , 有钓友可能会说蚯蚓的腥味也大 , 而且具有独特的土腥味 , 但我们不可低估了人工制造 , 经加工后的饵料可以模仿任何味道 , 当然也可以做成浓腥 , 第一天作钓就是证明 , 我换浓腥饵钓况并没见改观 , 第二天钓的好的时候也没加过多的腥 , 只是拉饵的状态比较适合鱼吞饵而已 。
由此可见 , 天越冷饵料腥味要越大明显是个伪命题 , 我们应该更注重其状态和适口性 , 而不是仅仅关注其味道是否更腥 。 要在降温时使用蚯蚓作钓 , 在气温平稳的时候再用商品粉饵作钓 。 大家不要陷入天越冷饵料腥味要越大这个误区 。
我是悠渔乐好 , 后续会继续分享有关钓鱼的所见、所闻、所感 , 期待钓友们的关注和支持 , 我们下期再见!
- 冬季野钓,挨冷受冻还钓不到鱼?赶紧把铅坠动一动
- 冬季钓鲫鱼,酒米中加入这些饵料效果会更好,别怪我没有告诉你
- 2种常见野钓饵料,朴素中带着神奇,出门钓鱼必带一种
- 数九寒冬鱼最难钓,记住3个要点,天冷也能钓一波
- 冬季用什么饵料味型发窝快?水深方向选对,下竿就有口不难实现!
- 冬季垂钓不只是“人找鱼”,饵料变一变,大板鲫就不远了
- 寒冬野钓鲫鱼,用这种高灵敏度钓法,天冷不怕鱼口轻
- 干冷面可以冷冻保存吗
- 山药冷库保存注意什么
- 新鲜冷冻海参怎么处理 新鲜冷冻海参处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