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的风俗习惯】苗族的风俗习惯:吃油茶、踩脚、吃年、拔雉毛、住吊脚楼等 。
1、吃油茶:油茶是将油炸后的爆花米,掺水煮成的待客茶,客人喝了,主人高兴,不喝,则视为瞧不起主人 。有的还要喝3杯,第一杯是油茶,第二杯是苦茶 , 第三杯是甜茶 。
2、踩脚:也叫“踩妹脚” 。苗族青年在传统节日里,会通过跳芦笙、踩堂舞、对歌等形式选择了意中人,但当众难以启口 , 男青年便趁人不注意时,脚尖轻轻踩女青年的脚 , 以试其态度,若女青年也如法回报,就表示接受求爱;否则,也不会责怪对方 。经过“踩脚”确定了恋情,便可频繁幽会,互赠信物,然后就由双方父母商定婚期 。
3、吃年:苗族人民自称过年为“吃年”,意思是说“年”被大家吃掉了 , 过去了 。“吃年”期间,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各地开展吹芦笙、斗牛、踢毽子等丰富多采的娱乐活动 。“吃年”过去后 , 就要把铜鼓、芦笛收起来 , 开始春耕 。苗族分布较广,“吃年”时间不同,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 , 有的在正月,而雷公山一带的苗族“吃年”分三次过 , 九月吃初年,十月吃中年 , 冬月吃完年 。
4、拔雉毛:广西苗族小伙子向意中人求爱,在芦笙上插上一支美丽的野鸡毛,对着姑娘吹起动听的曲子 。小伙子舞动着芦笙使野鸡毛轻拂着姑娘的脸颊 。假如姑娘有意 , 就随手拨下芦笙上的野鸡毛;反之 , 就不拔而转身走开 。
5、住吊脚楼:吊脚楼一般2~3屋 , 飞檐翘角,并有走廊围白木质栏杆,栏杆雕有各种图案 。吊脚下层用来贮藏粮食,存放农具、堆放柴草、土灰,或圈牛、羊、猪及厕所等 。上层为人居住 。

文章插图
苗族的风俗习惯有什么婚礼是每对新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 中国有56个民族 , 所以每个民族都有它独特的精神面貌和风俗文化,婚礼习俗也大有不同 。玛丽纪带你了解一下这9种少数民族的婚礼习俗吧!
羌族婚俗
羌族民间有的地方有“逗新郎”的习俗 。即在回门酒的宴席上娘家人要给新郎用四尺长的筷子,而且还要在筷子的后面加几个用马铃薯做的筷子坠,要新郎使用这种筷子,隔着几盏油灯去夹用肉丁和豆粒做成的菜,如果因为筷子长,夹不起菜,或油灯烧着下巴,就要被罚酒,这种活动既是节日聚餐,也是一种娱乐 。
傣族婚俗
婚礼之日双方家里都要举行婚礼,大都先在女家进行 。婚宴时 , 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 。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线仪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又用两根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象征爱情像铁一样坚实 。
苗族婚俗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 。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做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 , 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
彝族婚俗
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 。婚宴多用猪、鸡肉,一般不用羊肉(丧事则用羊肉) 。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伙伴聚餐痛饮之习;滇西的彝族,凡娶亲嫁女 , 都要在庭院巾或坝子,用树枝搭棚,供客人饮酒、吸烟、吃饭、闲坐,民间把这种用枝搭的临时棚子称“青棚” 。
满族婚 俗
满族婚礼既带有本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订婚: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 。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或朋友,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 , 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 。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 。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 。
朝鲜族婚俗
朝鲜族十分重视人生仪礼中的冠、婚、丧、葬四大仪礼 。青年男女只有举行过冠笄之礼后,才可以选择配偶 。托媒说亲也严格按纳彩、问名、纳吉、纳币(纳征)、请期、亲迎六礼程序进行 。亲迎时的仪礼先在女家举行 。
朝鲜族举行婚礼时,新郎要身穿礼服,接受嘱咐,辞别父母,亲自骑马到女方家去迎亲 。一路上,有一位手捧双雁的“雁使”,走在迎亲队伍的最前边 。迎亲者到了新娘家,要举行一系列仪式 。其中有一项仪式是在“新郎房”前举行的 。
通往“新郎房”的路上铺着毯子,伴郎交给新郎一把系有白绸子的扇子,雁夫将木雁放在毯子上,要求新郎用扇子把木雁推向台阶 。如果不小心推翻了木雁,就会受到人们的讥笑 。朝鲜族的推雁仪式和六礼习俗一样,是一种古俗 。它用象征仪式,祝新郎新娘像大雁一样白头偕老 。
白族婚俗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 , 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 。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 , 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
瑶族婚俗
许多瑶族男女青年都借“耍歌堂”机会进行择选意中人,一旦男女情投意合,双方的家长就可通过媒人去说亲,并以猪肉和酒为礼品 。举行婚礼时,都要大摆筵席 , 按传统习惯,婚宴上必须要请寨老参加,新郎新娘饮交杯酒 。
仡佬族婚俗
男女青年结婚时,男方须请媒人携带鸡、酒等物送给女家 , 如礼物被女方接收,就表示婚姻已经缔结 。居住在道真等地的仡佬族,在娶亲嫁女或宴请宾客时还要办“三么台”酒宴进行款待 , 即按特点顺序共分三台,第一台称茶席,喝清茶辅以各种糖果点心和香香(即核桃、板栗、花生、白果、葵花籽等);第二台称酒席,渴白酒 , 拌以各种凉菜及酸、咸、辣腌菜和香肠、盐蛋等;第三台称正席,上饭菜 , 菜中有扣肉吃“大菜” , 招待客人时,客人不放筷 , 主人必须陪到底 。
- 蒸锅怎么用 蒸锅的用法
- 白肉是什么肉,白肉的是什么肉
- 遮阳伞真的能防晒吗 夏天有必要涂防晒霜吗
- 山药怎么刮皮 山药刮皮的方法
- 夏天过夜的粥可以吃吗 夏天粥放一晚上还能吃吗
- 过夜的芒果可以吃吗 过夜的芒果还能食用吗
- 炒熟的过夜鸭蛋可以吃吗 炒熟的过夜鸭蛋还能吃吗
- 山药发黑怎么回事 山药发黑的原因
- 解放碑有什么好吃的,解放碑附近有啥好吃的
- 吊兰扦插方法图解 吊兰的扦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