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与利用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一共介绍了哪些检索1.二次文献是(A)A.检索性工具书B参考性工具书2.按结构原理划分,主题语言以可细分为(abcd)A标题词语言B单元词语言C关键词语言D叙词语言3.按文献的出版形式划分,以下(abcdefghi)是特种文献 。a.科技报告b.会议文献c.专利文献d.学位论文e.标准文献f.政府出版物g.产品说明书h.技术档案i.手册4.三次文献包括(ac)A年鉴B手册C百科全书D辞书5.在INSPEC光盘数据库中,逻辑非的表达方式是(ab)A.notB.-C.andnot6.常用的计算机信息检索技术有哪些?(abcd)A.布尔逻辑B.截词技术C.位置算符D.字段限制7.书目数据库主要提供的是(b)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零次文献8.手册的基本特点是(ad)A.侧重揭示文献内部特征B.内容新颖 , 连续出版C.著录内容标明出处D.所收资料侧重基础知识,注重实用性9.年鉴的基本特征是(abcd)A.信息密集B.连续出版C.材料准确D.内容新颖10.利用选定的检索工具由近及远地逐年查找,直到查到所需文献为止的检索方法是(A)A.倒查法B.顺查法C.追溯法D.抽查法11.查本学科重要专业期刊的最佳工具书是(d)A.《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B.《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D.《中国期刊大全》

信息检索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信息检索与利用

文章插图

信息检索的意义和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1、有利于减少课题的重复研究、提高科研成功率 。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在继承前人的知识后有所发明、有所创新的 。从事某一特定领域的学术活动,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有关文献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 , 以便借鉴、改进和部署自己的工作 。只有这样方能做到胸中有数,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否则容易造成重复劳动,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2、有助于节约时间、提高科研效率 。信息检索是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必要环节 , 成功的信息检索无疑会节省研究人员的大量时间,使其能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 。提高科研效率,加快科研速度,可以使相同科研课题在国内外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3、掌握获取文献的方法,提高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 。学习文献检索,不但要学会查找文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具有更强的社会生存和社会竞争能力 。扩展资料起源信息检索起源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和文摘索引工作 , 从19世纪下半叶首先开始发展,至20世纪40年代,索引和检索成已为图书馆独立的工具和用户服务项目 。随着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计算机技术逐步走进信息检索领域,并与信息检索理论紧密结合起来;脱机批量情报检索系统、联机实时情报检索系统相继研制成功并商业化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信息处理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的推动下,信息检索在教育、军事和商业等各领域高速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Dialog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系统是这一时期的信息检索领域的代表,至今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系统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与利用论文现代信息检索论文:现代信息检索方法的探讨要想充分利用这些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资源,必须借助各种各样的检索工具 。同时,因特网信息资源的骤增及其异构性、动态性,不断给信息检索带来新的挑战 。信息检索已成为现代社会信息化和各种应用的关键 。如何更高层次的模拟、应用人脑的智能原理,从本质上变革信息资源检索方法,已成为现代化信息知识检索理论研究的热点 。实践证明,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是一条成功的经验 。下面就知识检索与信息检索的关联和发展 , 作初步的探讨 。一、布尔检索利用布尔逻辑算符进行检索词或代码的逻辑组配,是现代信息检索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布尔逻辑算符有三种,分别是逻辑或“OR”、逻辑与“AND”、逻辑非“NOT” 。用这些逻辑算符将检索词组配构成检索提问式 , 计算机将根据提问式与系统中的记录进行匹配,当两者相符时则命中,并自动输出该文献记录 。下面以“计算机”和“文献检索”两个词来解释三种逻辑算符的含义 。①“计算机”AND“文献检索”,表示查找文献内容中既含有“计算机”又含有“文献检索”词的文献 。②“计算机”OR“文献检索” , 表示查找文献内容中含有“计算机”或含有“文献检索”以及两词都包含的文献 。③“计算机”NOT“文献检索”,表示查找文献内容中含有“计算机”而不含有“文献检索”的那部分文献 。检索中逻辑算符使用是最频繁的,对逻辑算符使用的技巧决定检索结果的满意程度 。用布尔逻辑表达检索要求,除要掌握检索课题的相关因素外 , 还应在布尔算符对检索结果的影响方面引起注意 。另外 , 对同一个布尔逻辑提问式来说,不同的运算次序会有不同的检索结果 。布尔算符使用正确但不能达到应有检索效果的事情是很多的 。二、信息检索信息检索起源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和文摘索引工作 , 从19世纪下半叶首先开始发展,至20世纪40年代,索引和检索已成为图书馆独立的工具和用户服务项目 。信息检索通常指文本信息检索,包括信息的存储、组织、表现、查询、存取等各个方面,其核心为文本信息的索引和检索 。它是基于信息组织形式,如字符串、结构化数据库 , 应用信息处理方法,如排序数据查找、字符匹配,实现效率不高的检索 。信息检索综合应用布尔检索方法和基于超链的检索技术,改进了基本检索功能,但缺点是对精确的提问不能给出精确的回答 。从历史上看,信息检索经历了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到目前网络化、智能化检索等多个发展阶段 。目前,信息检索已经发展到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阶段 。信息检索的对象从相对封闭、稳定一致、由独立数据库集中管理的信息内容扩展到开放、动态、更新快、分布广泛、管理松散的Web内容;信息检索的用户也由原来的情报专业人员扩展到包括商务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各专业人士等在内的普通大众,他们对信息检索从结果到方式提出了更高、更多样化的要求 。适应网络化、智能化以及个性化的需要是目前信息检索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三、知识检索知识检索的基本思想是,模拟扩展人类关于知识处理与利用的智能行为和认识思维方法,是充分利用在线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有利工具 。例如:抽象思维方法 , 形象思维方法 。知识检索具有明显的优势:①实现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的转化,向用户提供潜在内容知识,以及分析预测后的超前性领域成果或知识 。②提供主动服务方式,自动优化用户需求,主动提供个性化检索 。③面向用户,依据用户的需求及其变化,能灵活选择理想的检索策略和技术 , 并且将繁重的知识信息存取工作从用户移向了计算机 。④综合应用各类知识和各种高效的智能技术,全面提高检索效率 。知识检索是综合应用信息管理科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及语言学等多学科的先进理论与技术,基于知识和知识组织 , 融合知识处理和多媒体信息处理等多种方法与技术 , 充分表达和优化用户需求 , 能高效存取所有媒体类型的知识源,并能准确精选用户需要的结果 。

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课程心得体会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课程心得体会
通过这学期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课程学习,我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很贫乏 , 需要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加强 。文献检索虽然是件枯燥的事情,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搜索手段 。所以我们学习检索文献需要耐心,需要大量时间的投入 , 要熟悉各种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有的时候还要求一点软件方面的知识 。文献检索是一门很重要很有用的学问,也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 , 我现在学到的还只是一点皮毛 。但是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借助老师教过的方法,我相信自己能够一点点的进步,直到能够很熟练的掌握它 。相信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学好,学精,学通!
文献的作用毋庸置疑,对我们学生的学习有着莫大的帮助,无论是拓宽知识面还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我们都能找到一定的文献,阅读并参透别人的思想 。而且它的作用并不是如此简单的,可以通过不同时间的文献可以知道计算机或者通信发展的历程 。了解最近发表的文献和明白将来的发展趋势 。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方向的定位提供了很好很实用的方向标 。让我在以后的学习里,朝着这个方向提供动力 , 提供一些专业的基础 。而且,通过读一些简单的英文文献,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只有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了,我们才能读的懂一些大型甚至是高深的文献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也是一种技能 。这种技能是靠反复实践形成的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技能的培养不是读书,而是为了获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查找文献去读,目的是为了解决自己所遇到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作业 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求高手指教一篇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的社会控制问题
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这3篇参考文献可以吗?

信息检索与应用论文范文信息检索与应用论文
姓名:XXX
学号:XXXXX
班级:XXXXXXXX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信息检索的重要性 , 信息检索的含义和要素,以及常见的信息检索方法的介绍和信息检索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这几个方面 , 采用有文献法、个案法、统计法、比较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来阐述信息检索及其应用 。详细全面的介绍,可以让部分不了解信息检索的人能通俗易懂的了解并应用一些常见的信息检索工具 。从事实和实际出发 , 有力的论证了信息检索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实用性 。
关键字:信息;检索;信息检索;事实检索;检索语言;文献语言
通过学习信息检索这门课,我学会了如何利用web这个庞大的资源库快速便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检索与应用涉及的领域广阔,从中文数据库搜索的介绍到外文数据库搜索的介绍,在这个快速发展的21世纪,各种信息数据在不断的增加 , 怎样更快速便捷的查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显得日益重要 。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检索呢?通过什么方法进行快速的检索来应用检索显得日益重要 。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检索呢?一方面,信息检索是获取知识的捷径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一个年轻大学生名叫约瀚·菲利普,在图书馆里借阅有关公开资料,仅用四个月时间,就画出一张制造原子弹的设计图 。他设计的原子弹,体积小(棒球大小)、重量轻(7.5公斤)、威力大(相当广岛原子弹3/4的威力),造价低(当时仅需两千美元),致使一些国家(

怎样写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论文信息检索的数据并行性研究 CAJ原文下载 PDF原文下载【作者】 赵棒未. 徐国华. 白素怀.【刊名】 情报学报 1994年02期 编辑部Email《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期刊【机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聚类检索】 同类文献 引用文献 被引用文献【摘要】 信息检索的并行性研究包括数据并行和功能并行 , 而数据并行可表现为SIMD系统中的数据级并行以及分布式系统或MIMD系统中的数据集并行 。本文讨论数据级并行检索和数据库的分布式并行检索两种方式,并在二者间作一简单比较 。【光盘号】 INFO9404

求文献检索与利用论文同时,因特网信息资源的骤增及其异构性、动态性 , 不断给信息检索带来新的挑战 。信息检索已成为现代社会信息化和各种应用的关键 。如何更高层次的模拟、应用人脑的智能原理 , 从本质上变革信息资源检索方法,已成为现代化信息知识检索理论研究的热点 。实践证明,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 , 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是一条成功的经验 。下面就知识检索与信息检索的关联和发展,作初步的探讨 。一、布尔检索利用布尔逻辑算符进行检索词或代码的逻辑组配,是现代信息检索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布尔逻辑算符有三种,分别是逻辑或“OR”、逻辑与“AND”、逻辑非“NOT” 。用这些逻辑算符将检索词组配构成检索提问式,计算机将根据提问式与系统中的记录进行匹配,当两者相符时则命中,并自动输出该文献记录 。下面以“计算机”和“文献检索”两个词来解释三种逻辑算符的含义 。①“计算机”AND“文献检索”,表示查找文献内容中既含有“计算机”又含有“文献检索”词的文献 。②“计算机”OR“文献检索”,表示查找文献内容中含有“计算机”或含有“文献检索”以及两词都包含的文献 。③“计算机”NOT“文献检索”,表示查找文献内容中含有“计算机”而不含有“文献检索”的那部分文献 。检索中逻辑算符使用是最频繁的,对逻辑算符使用的技巧决定检索结果的满意程度 。用布尔逻辑表达检索要求,除要掌握检索课题的相关因素外,还应在布尔算符对检索结果的影响方面引起注意 。另外,对同一个布尔逻辑提问式来说,不同的运算次序会有不同的检索结果 。布尔算符使用正确但不能达到应有检索效果的事情是很多的 。二、信息检索信息检索起源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和文摘索引工作 , 从19世纪下半叶首先开始发展,至20世纪40年代,索引和检索已成为图书馆独立的工具和用户服务项目 。信息检索通常指文本信息检索,包括信息的存储、组织、表现、查询、存取等各个方面,其核心为文本信息的索引和检索 。它是基于信息组织形式,如字符串、结构化数据库 , 应用信息处理方法,如排序数据查找、字符匹配 , 实现效率不高的检索 。信息检索综合应用布尔检索方法和基于超链的检索技术 , 改进了基本检索功能,但缺点是对精确的提问不能给出精确的回答 。从历史上看,信息检索经历了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到目前网络化、智能化检索等多个发展阶段 。目前 , 信息检索已经发展到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阶段 。信息检索的对象从相对封闭、稳定一致、由独立数据库集中管理的信息内容扩展到开放、动态、更新快、分布广泛、管理松散的Web内容;信息检索的用户也由原来的情报专业人员扩展到包括商务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各专业人士等在内的普通大众,他们对信息检索从结果到方式提出了更高、更多样化的要求 。适应网络化、智能化以及个性化的需要是目前信息检索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三、知识检索知识检索的基本思想是,模拟扩展人类关于知识处理与利用的智能行为和认识思维方法 , 是充分利用在线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有利工具 。例如:抽象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 。知识检索具有明显的优势:①实现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的转化,向用户提供潜在内容知识,以及分析预测后的超前性领域成果或知识 。②提供主动服务方式,自动优化用户需求,主动提供个性化检索 。③面向用户 , 依据用户的需求及其变化,能灵活选择理想的检索策略和技术,并且将繁重的知识信息存取工作从用户移向了计算机 。④综合应用各类知识和各种高效的智能技术,全面提高检索效率 。

信息检索与分析利用这门课程专题六学术信息选择、评价与学术论文写作的知识点有哪些?信息检索与分析利用这门课专题六学术信息选择、评价与学术论文写作的知识点包含模块导引,单元一学术信息选择评价,单元二学术论文写作,单元三学位论文查询途径 。

电大考试+信息检索与利用+写论文时应该怎样遵循学术并合理利用文献电大考试+信息检索与利用+写论 了解个好

信息检索与利用问题?具体的就不说了,说书大概的
1、B84
2、D类
3、F类
4、Z类
5、I类
6、D类
7、J类吧
8、D类
9、不知道
10、Z类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题目 。
信息检索与利用

文章插图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题目解答 , 你可以通过微信搜索进行查看与复制 。具体如下:1.打开手机中的微信2.找到微信上的搜索键;3.搜索“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题目”;4.搜索后就有所有流量器中的“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题目”无需下载浏览器;5.这里面就有你需要的内容 。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题目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题目解答,你可以通过微信搜索进行查看与复制 。具体如下:1.打开手机中的微信2.找到微信上的搜索键;3.搜索“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题目”;4.搜索后就有所有流量器中的“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题目”无需下载浏览器;5.这里面就有你需要的内容 。
谈谈学习《信息检索与利用》这门课的体会 。要求:1、说明检索的途径、方法、步骤;2、还有检索结果截图 。第一章
1.信息:事物存在方式、运动状态及其特征的反映 , 是事物发出的信号、消息 。
2.信息六大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无限共享性,永不枯竭性 , 开发增值性,应用时效性 , 存在普遍性 。
3.情报:运用一定的媒体(载体),越过空间和时间传递给特定用户,解决科研、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所需要的特定知识和信息 。
4.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
文献四要素:信息内容,信息符号 , 记录方式,载体材料 。
5.信息源:个人为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 。
信息源类型:
○按信息源存在形式:个人信息源,组织机构信息源,实物型 , 文献型 , 电子型;
○按信息源内容加工深度(文献级别):零次,一次 , 二次,三次文献 。
文献型:图书,期刊,特种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 , 专利文献 , 标准文献,产品样本,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
5.信息资源: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大量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设备,设施 , 资金等)的集合 。
信息资源的构成要素:信息生产者 , 信息,信息技术 。
6.信息,信息源,信息资源关系:
信息源是信息资源的源 , 是先于信息资源的 , 信息资源是高质量,高纯度的信息源 。
7.信息文化:在现代社会活动中依据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征而形成的一种新文化形态 。
8.信息素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人,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有效地进行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的信息 。
9.医学信息素养的内涵: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
○信息意识:信息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人对各种信息的自觉心理反应,反映人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对信息的认识,态度 , 价值趋向和一定需求 。
○信息知识:与信息有关的理论 , 知识,方法 。
○信息能力: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和交流新信息的能力 。
○信息道德:在信息获取、使用、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应该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 。
10.信息检索:
○广义概念:包括信息的存储和信息获取两个过程 。
○原理:通过对大量的、分散无序的文献信息进行搜集、加工、组织、存储,建立各种各样的检索系统,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存储与检索这两个过程所采用的特征标识达到一致,以便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源 。
○类型:文献检索,事实检索 , 数据检索 。
○作用: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是开发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
是科学决策的前提 。

第二章
1.信息检索:充分利用信息检索系统,依照一定的检索语言和规则对文献信息进行标引,按照检索系统提供的检索途径,采用先进的信息检索技术 , 制定合理有效的检索策略,快速、准确、全面地检索出所需的文献信息 。
2.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组成: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 , 数据库 。
3.数据库的组成:文档、记录、字段 。
数据库类型:书目,事实,数值,全文,图像 。
4.信息检索语言:为信息的加工,存储和检索的共同需要而编制的专业语言,是表达一系列概括信息内容和检索课题内容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概念标识系统 。
5.分类语言:运用逻辑分类原理,按文献内容的学科、专业集中文献,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揭示各类文献在内容上的区别和联系 , 将性质相同的文献聚集在一起,性质相近的联系在一起,性质不同的予以分开 。
优点:能获得较高的查全率;
缺点:专指性较差,不适合专深主题和多位概念的检索 。
6.主题语言:以高度概括的词语揭示文献的主题,并以此为标识组织检索系统的语言 。
优点:专指性强,直观、直接,适用于特性检索,查准率高;
缺点:不能集中同一学科、同一专业或族性事物的文献 。
7.叙词:能表达文献主题并经过严格规范化处理的词语 , 也就是俗称的“主题词” 。
8.关键词:直接从文献的标题、文摘或全文中抽取具有实质意义、能表达文献主题概念 , 未经规范化处理的自然语言词汇 。
优点:表达主题直观 , 检索入口多 , 能及时反映新事物新概念;
缺点:词汇未经规范,质量难以保证,影响文献检索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
9.信息检索途径:分类途径 , 主题,关键词 , 著者 , 题名 , 号码,其他途径 。
10.信息检索技术: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位置检索 , 限定字段检索 。
11.信息检索策略步骤:
1.分析检索课题 , 明确目的和要求;
2.检索系统和数据库选择;
3.选择检索途径、确定检索标识;
4.编制检索表达式、调整检索策略;
5.获取原始文献 。
12.查全率:表示检出的相关文献与全部文献库中实际存储的相关文献的比例 。
提高查全率的措施:
1.尽量采取主题词与关键词相结合进行检索;
2.主题词检索时要进行扩展检索和使用全部副主题词检索;
3.分类检索时要进行扩展检索和全部复分检索;
4.删除某个不重要的概念组面,减少AND运算;
5.多用同义词进行逻辑或检索;6.采用截词检索 。
13.查准率:表示检出的文献中所需要的相关文献所占的比例 。
提高查准率的措施:
1.采用规范化的主题词与副主题词组配进行检索,少用或不用自由词;
2.采用限定主要概念主题词字段的加权方式检索;
3.增加概念组面,用AND运算符进行连接;
4.用NOT运算符排除无关概念;
5.限制检索字段 , 如文献类型、语种、作者、刊名等;
6.运用放宽位置运算符 。

第三章
1.搜索引擎:Internet上具有查询功能的网页的统称 。
○结构:搜索器、索引器、索引数据库、检索器、用户接口 。
○基本原理:1.信息的采集与存储;2.索引数据库的建立;3.检索界面的建立;4.检索结果的相关性处理 。
○评价:1.网页覆盖率;2.返回结果的准确性; 3.重要信息返回的过滤;4.网页更新速度;5.搜索服务的响应时间;6.搜索服务的系统稳定性 。

第四章
1.全文检索:以文献所含的全部信息作为检索内容的检索方式 。
第五章
1.Pubmed检索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所属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研制开发的网上数据库 。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2006版)》公共课的基本要求编写的 。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是一门面向多学科专业的公共课程,目的是满足广大信息用户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本书正是针对这一要求而编写的 。全书包括信息资源检索基础知识、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概论、基于搜索引擎的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中文网络数据库的检索、西文网络数据库的检索、著名的学术评价检索系统、特种文献信息的网络检索、数据与事实型信息的网络检索、网络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等9章内容 , 并在每一章内容中设计了大量的检索示例,每章后设计了思考题和上机练习题,以方便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操作 。
本书能够满足当前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各学科专业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课程的教材 , 也可以作为各类计算机应用技能社会培训课程教材和广大科研工作者掌握网络信息检索方法与技巧的实用参考工具书 。

【目录信息】
第1章 信息资源检索基础知识
1.1 信息资源检索概述
1.1.1 信息资源
1.1.2 信息资源检索
1.1.3 信息检索系统与数据库
1.2 信息检索语言
1.2.1 检索语言的概念与功能
1.2.2 信息检索语言的类型
1.3 信息资源检索技术
1.3.1 传统的信息资源检索技术
1.3.2 新型的网络资源检索技术
1.4 信息资源检索的方法、途径和步骤
1.4.1 信息资源检索方法
1.4.2 信息资源检索途径
1.4.3 计算机信息检索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1.5 信息资源检索效果的评价
1.5.1 信息检索效果的评价
1.5.2 信息检索的意义
习题
<< 查看详细目录
【书摘】
第1章 信息资源检索基础知识
1.1 信息资源检索概述
1.1.1 信息资源
3.文献信息源的类型
1)按照信息源的加_丁程度划分
文献信息源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按照加工的程度来划分,文献信息源可以分为:
 ?。?)零次文献 。零次文献是指尚未经过系统整理形成正式文献的零散资料或最原始的记录,如书信、手稿、笔记等 。零次文献与一次文献的重大区别就是前者没有形成正式文献,没有正式发表 。零次文献的主要特点是内容新颖,具有原始性,但不成熟、分散 , 难以获得和检索 。
 ?。?)一次文献(primary 1iterature) 。一次文献义称为原始文献,是人们研究或创造性活动成果的直接记录,一般指公开出版的著作、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发明专利等 。一次文献记载的信息零碎、分散、无序,同时它也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系统性等特征,参考和使用的价值较高 。
 ?。?)二次文献(secondary literature) 。二次文献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将分散无序的一次文献经过筛选、分析、整理,按其内容特征和外部特征进行提炼、浓缩,编制而成的有系统的文献 。它包括目录、文摘、索引等,它们是二次文献的核心 。
二次文献的形成是从分散、无序到集中、有序化的书目控制过程,这种文献具有浓缩性、汇集性、有序性等特点 。二次文献易于存储、检索、传递和使用 , 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三次文献(tertiary literature) 。三次文献是系统地组织、综合研究和分析一次和二次文献的结果,是通过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对某一范围的一次文献进行分析、综合研究、归纳、整理等深加工所生成的文献,如述评、百科全书、专题报告、年鉴、手册、字典等 。三次文献具有资料性和实用性,是对一次文献进行浓缩、提炼、重新组织,内容有较大变化 。
零次文献信息源是最原始的信息资源,虽未公开交流 , 但它是生成一次文献信息的主要素材;一次文献信息源是最主要的信息资源,是人们检索和利用的主要对象;二次文献信息源是对一次文献信息的集中提炼和有序化,是检索一次文献信息的丁具,故又称检索工具;三次文献信息源是按知识门类或专题将一次文献信息重新组织、高度浓缩而成,是人们查考数据信息和事实信息的主要信息源 。
……

【相关资源】
· 程序员的7种武器(正则表达式、编程语言、数据库、算法、软件调试、开发环境)
· 【推荐嵌入式学院相关就业培训课程】(嵌入式Linux、Symbian手机开发、WinCE/Mobile开发、FPGA等)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 -所有相关信息

宽带速率说明电信公司向客户提供带宽业务时按照下行速率最高可达进行计算,速率常用单位为比特/秒,1Mbps=1024Kbps,1Kbps=1024bps 。您所办理的宽带业务,宽带上下行速率遵循以下约定:
1.对于LAN或者FTTH接入宽带用户:
(1)下行速率小于等于4Mbps的宽带,上行速率为512Kbps;
(2)下行速率大于4Mbps、小于20Mbps的宽带,上行速率为1Mbps;
(3)下行速率大于等于20Mbps、小于100Mbps的宽带,上行速率为2Mbps;
(4)下行速率等于100Mbps的宽带,上行速率为4Mbps 。
2.对于ADSL/ADSL2+/VDSL接入的宽带,上行速率为512Kbps 。

政治题:请用发展的观点说明互联网的发展 。发展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眼光看问题,互联网的发展也是如此 。
发展的实质是前进和上升 ,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互联网的发展也在前进中产生一些问题 。

网贷概述 什么是p2p网络借贷 发展历程详解在中国,最早的P2P网贷平台成立于2006年 。在其后的几年间 , 国内的网贷平台很少,鲜有创业人士涉足 。
直到2010年,网贷平台才被许多创业人士看中,开始陆续出现了一些试水者 。
2011年,网贷平台进入快速发展期,一批网贷平台踊跃上线 。
2012年中国网贷平台进入了爆发期 , 网贷平台如雨后春笋成立,已达到2000余家,比较活跃的有几百家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2年,国内含线下放贷的网贷平台全年交易额已超百亿 。
进入2013年,网贷平台更是蓬勃发展,以每天1—2家上线的速度快速增长,平台数量大幅度增长所带来的资金供需失衡等现象开始逐步显现 。

用五句英语从信息,通讯,学习 , 娱乐,生活介绍因特网的主要用途The Interne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our daily life. On the net, we can learn new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ll kinds of other information as well. We can also send messages by e-mail, make phone calls, go to net school, read different kinds of books and learn foreign languages by ourselves. Besides, we can enjoy music, watch sports matches and play chess or cards. On the net, we can even do shopping, have a chat with others and make friends with them. In a word, the Internet has made our life more colourful.

对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感受与建议大学生面需要学习,如何提高自己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进入工作岗位后如何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落伍.所以,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成为了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文献检索这门课主要讲授检索文献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检索文献的技能.学习和科技需要文献,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需文献,生活中也离不开各种信息.

我们在信息检索课中,老师侧重介绍了信息检索工具与检索技巧!但对于今后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检索思想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平时我们应多积累一些有关互联网上的检索工具(包括搜索引擎和检索技巧)方面的知识 , 这方面的能力可能带给我们更大的实惠 。

1.高校为什么要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你希望对哪些方面的知高校为什么要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原因如下:
1、对于刚进大学的所有新生来说,在高中时很少涉及到获取信息的方方面面,进入大学之后,如何利用好浩瀚如烟的信息 , 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
2、对于与信息相关的专业的学生来说 , 这是他们的专业基础课程 。所以必须要开设 。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至少掌握信息以及与信息有关的概念 。
熟悉常用的检索工具、检索系统、搜索引擎 。了解国内外主要数据库 。能够轻松获取与本专业相关的信息知识 。等等 。
以上是我个人的不成熟的看法 。如果其他人有更好的观点 。请奉献来 。

怎样学习《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学习计算机检索的原理和知识 , 重点学习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关键要通过上机实验,通过实际练习,使自身的检索能力增强 。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考核与实习报告 请高人帮我做一下我上学期好像有这门课?。。∫惨凑庋穆畚模 。?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参考试题与答案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
一、名词解释题:
网络信息资源:是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各种形式的信息 , 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并借助计算机与网络通讯设置发布,收集、组织、存储、传递、检索和利用信息资源 。
www:
信息检索
数据库:是至少有一个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 。
联机检索:指用户利用计算机联合通过通讯网络与世界各地的信息检索系统联机 , 从检索系统的数据库中查找出所需信息的过程 。它允许用户以智能机对话 , 联机会话,这样交互的方式直接访问检索系统及数据库、检索是实时在线进行 。
查全率:是指检出文献中合乎需要的文献数量占数据库中存在的合乎该需要的所有文献的比例 。
查准率:是指检出文献中合乎需要的文献的数量占检出文献的全部数量 。
关键词:关键词又称自由词,它属于自言语言范畴 。关键词是直接来自文献本身,能够反映文献主题概念,具有实际检索意义的词语 。以搜索引擎为代表的基于关键词的检索工具能够利用全文索引技术 。
布尔逻辑检索:又称布尔代数是指使用 , and,or , not等运用符,查找含有某种词语特定主配形式的网页 。
搜索引擎:是一个可以用文件名查找文件的系统 。
元搜索引擎:是一种基于搜索引擎的网络检索工具 。它是将多个搜索引擎集合在一起,通过一个统一的检索界面接收并处理用户的查询提问 。在进行检索时调用一个或者多个独立搜索引擎的数据库 。二、简答题和论述题

什么是网络信息检索?主要指对利用Internet信息发布技术,通过Internet发布的信息进行的检索,主要利用搜索引擎、网络机器人和门户站点等来完成 。因特网上有海量的数据,是信息的海洋,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仍感到缺乏真正需要的信息,出现了数据丰富,信息贫乏的问题 。如何在海量数据堆中 , 准确、快速的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是一个需要很好解决的重大问题 。因此 , 网上信息检索技术,为用户从包含各种数据的文件堆中查找所需要的信息或知识的技术,便成为因特网应用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作为信息海洋的因特网 , 从浏览器上通过逐个网页浏览寻找所要信息的方法,就像大海捞针一样,不仅浪费大量的计算机时间和占用网络通道资源,也很难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利用信息检索技术及为其开发的软件系统才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信息检索技术是将因特网上的海量数据 , 通过软件系统的检索查询,根据用户提供的需求,把用户所要的信息提取出来,经十多年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进展,发展了一大批有效、不同的信息检索软件 , 如文本信息检索、动态网页Web信息检索、检索引擎等一些重要的检索方法和技术,特别是检索引擎,成了Web上查找信息不可缺少的工具 。特点由于网络信息检索借助网络通信、信息处理等技术的发展,与传统信息检索相比,网络信息检索具有如下特点:1.检索范围、领域涵盖广 。网络信息检索的信息来源范围通常涵盖全球 , 而信息资源类型、学科(主题)领域也几乎无限制 。2.传统检索技术与网络检索技术相结合 。传统的信息检索核心检索技术如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限定检索等检索技术在网络信息检索中被沿用 。但是网络信息检索技术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检索技术也融入到网络信息检索中,如人工智能、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多媒体检索技术、多语言检索技术等,如一些搜索引擎能将搜索结果进行自动分类 。3.用户界面友好,容易上手 。网络信息检索所借助的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均以面对非专业信息检索的广大网民为主,通过各种交换和智能技术,使得一般检索基本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不需要专门的检索技术和知识 。不过,高级搜索就相对难一些 。4.信息检索效率低 。由于网络信息资源浩如烟海,信息资源良莠不齐等特点,信息检索结果数量虽多,但是查准率较低,尽管一些新的技术如数据挖掘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等的不但发展和应用,但网络信息检索效率低的状况短时间内还无法改观 。

《信息检索与利用》检索实习报告“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是一门面向多学科专业的公共课程,目的是满足广大信息用户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本书正是针对这一要求而编写的 。全书包括信息资源检索基础知识、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概论、基于搜索引擎的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中文网络数据库的检索、西文网络数据库的检索、著名的学术评价检索系统、特种文献信息的网络检索、数据与事实型信息的网络检索、网络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等9章内容,并在每一章内容中设计了大量的检索示例,每章后设计了思考题和上机练习题,以方便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操作 。
本书能够满足当前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各学科专业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类计算机应用技能社会培训课程教材和广大科研工作者掌握网络信息检索方法与技巧的实用参考工具书 。

关于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论文 , 主题是关于环境法学的,2000到3000字wo neng
gaod
我就认真对待

信息检索与利用也是那个变态老师?。。”?,怎么会想到1905的?。。?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1、文献信息检索: 文献检索含义
(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 , 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 , 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的存储与检索(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这是广义的信息检索 。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寻(Information Search) 。
计算机信息检索 , 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通过光盘和联机等现代检索方式进行信息检索的方法 。与手工检索一样,计算机信息检索应作为未来科技人员的一项基本功,这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对科技人员适应未来社会和跨世纪科研都极其重要 , 一个善于从电子信息系统中获取信息的科研人员 , 必定比不具备这一能力的人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 美国报道生活新方式的期刊POV 也将交互网络检索专家作为未来十大热门职业之一,这些情况都说明了计算机信息检索越来越重要 , 故值得大家对这一技术予以重视 。
一次文献
(primary document):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不管创作时是否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物质形式出现,均属一次文献 。大部分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和在科技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属一次文献 。
二次文献
(secondary document):是指文献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所得到的产物,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献而编辑、出版和累积起来的工具性文献 。检索工具书和网上检索引擎是典型的二次文献 。
三次文献
(tertiary document):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 。如大百科全书、辞典等 。
也有研究者在以上分类基础上再加上零次文献 , 它是指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原始文献,如实验记录、手稿、原始录音、原始录像、谈话记录等 。零次文献在原始文献的保存、原始数据的核对、原始构思的核定(权利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
文献信息检索或情报检索,是指将文献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储存起来,并能根据用户的需要取出所需特定信息的整个过程 。它的全名为信息存储与检索 。通常所说的信息查询或检索只是名称的后一半,或是"狭义"的信息检索 。文献检索分为数据检索:以文献中的数据为对象的一种检索 。如某公式、某化学分子式等 。事实检索:以文献中的事实为对象,检索某一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过程 文献检索:以文献为对象,查找某个课题的有关文献的一种检索 。
用检索标识与文献的存储标识相比,如果能够取得一致,就叫"匹配",就可得到"命中文献" 。
文献检索语言
文献检索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用于各种检索工具的编制和使用、并为检索系统提供一种统一的、作为基准的、用于信息交流的一种符号化或语词化的专用语言 。因其使用的场合不同,检索语言也有不同的叫法 。例如在存储文献的过程中用来标引文献,叫标引语言;用来索引文献则叫索引语言;在检索文献过程中则为检索语言 。检索语言按原理可分为3大类:
(1)、分类语言
它是将表达文献信息内容和检索课题的大量概念 , 按其所属的学科性质进行分类和排列,成为基本反映通常科学知识分类体系的逻辑系统,并用号码(分类号)来表示概念及其在系统中的位置 , 甚至还表示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检索语言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图书分类法的基础 , 中图法把一切知识门类按"五分法"分为马列、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这五大部类 。在此基础上建成由22个大类组成的体系系列 。
(2)、主题语言
是指经过控制的,表达文献信息内容的语词 。主题词需规范,主题词表是主题词语言的体现,词表中的词作为文献内容的标识和查找文献的依据
(3)、关键词语言
指从文献内容中抽出来的关键的词,这些词作为文献内容的标识和查找目录索引的依据关键词不需要规范化,也不需要关键词表作为标引和查找图书资料的工具 。(4)、自然语言:
指文献中出现的任意词 。
文献检索途径
 ?。?)、著者途径
许多检索系统备有著者索引、机构(机构著者或著者所在机构)索引,专利文献检索系统有专利权人索引 , 利用这些索引从著者、编者、译者、专利权人的姓名或机关团体名称字顺进行检索的途径统称为著者途径 。
 ?。?)、题名包括书名、刊名、篇名等途径 。
一些检索系统中提供按题名字顺检索的途径,如书名目录和刊名目录 。
 ?。?)、分类途径
按学科分类体系来检索文献 。这一途径是以知识体系为中心分类排检的,因此,比较能体现学科系统性,反映学科与事物的隶属、派生与平行的关系,便于我们从学科所属范围来查找文献资料,并且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从分类途经检索文献资料,主要是利用分类目录和分类索引 。
 ?。?)、主题途径
通过反映文献资料内容的主题词来检索文献 。由于主题法能集中反映一个主题的各方面文献资料,因而便于读者对某一问题、某一事物和对象作全面系统的专题性研究 。我们通过主题目录或索引,即可查到同一主题的各方面文献资料 。
 ?。?)、引文途径
文献所附参考文献或引用文献,是文献的外表特征之一 。利用这种引文而编制的索引系统,称为引文索引系统 , 它提供从被引论文去检索引用论文的一种途径 , 称为引文途径 。
 ?。?)、序号途径
有些文献有特定的序号,如专利号、报告号、合同号、标准号、国际标准书号和刊号等 。文献序号对于识别一定的文献,具有明确、简短、唯一性特点 。依此编成的各种序号索引可以提供按序号自身顺序检索文献信息的途径 。
 ?。?)、代码途径
利用事物的某种代码编成的索引 , 如分子式索引、环系索引等,可以从特定代码顺序进行检索 。
 ?。?)、专门项目途径
从文献信息所包含的或有关的名词术语、地名、人名、机构名、商品名、生物属名、年代等的特定顺序进行检索,可以解决某些特别的问题 。
文献检索方法
 ?。?)、直接法
又称常用法,是指直接利用检索系统(工具)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 。它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
 ?。?)顺查法
顺查法是指按照时间的顺序,由远及近地利用检索系统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课题的系统文献,它适用于较大课题的文献检索 。例如 , 已知某课题的起始年代,现在需要了解其发展的全过程 , 就可以用顺查法从最初的年代开始,逐渐向近期查找 。
 ?。?)倒查法
倒查法是由近及远,从新到旧,逆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 。此法的重点是放在近期文献上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快地获得最新资料 。
 ?。?)抽查法
抽查法是指针对项目的特点,选择有关该项目的文献信息最可能出现或最多出现的时间段 , 利用检索工具进行重点检索的方法 。
 ?。?)、追溯法
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检索系统,而是利用文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献),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一环扣一环地追查下去的方法 。它可以像滚雪球一样,依据文献间的引用关系 , 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 。
 ?。?)、循环法
又称分段法或综合法 。它是分期分交替使用直接法和追溯法,以期取长补短,相互配合,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 。
文献检索步骤
文献检索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要求我们善于思考,并通过经常性的实践,逐步掌握文献检索的规律,从而迅速、准确地获得所需文献 。一般来说 , 文献检索可分为以下步骤:
 ?。?)明确查找目的与要求 。
 ?。?)选择检索工具
 ?。?)确定检索途径和方法
 ?。?)根据文献线索,查阅原始文献
手工检索工具
指印刷型检索工具,主要有以下类型:
(1)、目录、索引、文摘 目录 , 也称书目 。它是著录一批相关图书或其它类型的出版物,并按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检索工具 。索引,是记录一批或一种图书、报刊等所载的文章篇名、著者、主题、人名、地名、名词术语等,并标明出处,按一定排检方法组织起来的一种检索工具 。索引不同于目录 , 它是对出版物(书、报、刊等)内的文献单元、知识单元、内容事项等的揭示,并注明出处,方便进行细致深入的检索 。文摘 , 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 , 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在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汇集大量文献的文摘,并配上相应的文献题录,按一定的方法编排而成的检索工具,称为文摘型检索工具 , 简称为文摘 。
(2)、百科全书 参考工具书之王 。它是概述人类一切门类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完备工具书,是知识的总汇 。它是对人类已有知识进行汇集、浓缩并使其条理化的产物 。百科全书一般按条目(词条)字顺编排,另附有相应的索引,可供迅速查检 。
(3)、年鉴 按年度系统汇集一定范围内的重大事件、新进展、新知识和新资料,供读者查阅的工具书 。它按年度连续出版 , 所收内容一般以当年为限 。它可用来查阅特定领域在当年发生的事件、进展、成果、活动、会议、人物、机构、统计资料、重要文件或文献等方面的信息 。
(4)、手册名录 手册,是汇集经常需要查考的文献、资料、信息及有关专业知识的工具书 。名录,是提供有关专名(人名、地名、机构名等)的简明信息的工具书 。
(5)、词典(字典) 词典是最常用的一类工具书 。分为语言性词典(字典)和知识性词典 。
(6)、表谱、图录 表谱 , 采用图表、谱系形式编写的工具书,大多按时间顺序编排 。主要用于查检时间、历史事件、人物信息等 。图录,包括地图和图录两类 。
(7)、类书、政书
文献检索的类型:
1.数据检索:以文献中的数据为对象的一种检索 。如查找某种材料的电阻,某种金属的熔点;
2.事实检索:以文献中的事实为对象,检索某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过程;如查找鲁迅生于某年?
3.文献检索:以文献原文为检索对象的一种检索 。
文献检索的手段:
1.手工检索 。
2.计算机检索 。
中国期刊网
1 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包括有几个专辑?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共包括理工A、理工B、理工C、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经济政治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等九个专辑 。
2 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共有几个检索字段?中国期刊网的检索方法包括13个检索字段,它们是篇名字段、作者字段、关键词字段、主题词字段、机构字段、中文刊名字段、中文摘要字段、引文字段、基金字段、全文字段、年份字段、期数字段和ISSN字段 。
3 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共有几个基本检索字段?在13个检索字段中,篇名、文摘、关键词、主题词和全文字段属于基本字段,可用于从主题角度查找相关文献 。
4 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共有几种检索方法?共有三种检索方法 。它们是: 1)分类导航 。利用系统提供的专辑栏目及其展开的分类导航树查找相关文献,适用于对一个学科的文献做全面调查的场合 。2)初级检索 。是利用检索项对某个指定字段进行的检索 。3)高级检索 。是指设置多个检索条件和逻辑组合关系,查找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和逻辑关系的文献 。
5 什么是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的二次检索?它是否只能检索二次?二次检索是在前次检索结果的范围内再次进行查找 , 以达到缩小检索范围,使检索结果逐步接近课题要求的目的 。其作用相当于在前后两次检索之间做逻辑与(AND)运算 。不管是初级还是高级检索界面,只要检索结果的篇数允许 , 二次检索可以反复做,直到满足课题要求为止 。
6 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的初级检索和高级检索的区别在那里?区别在二个方面: 1)检索的字段数量不同 。初级检索的字段数量只有一个 , 因此,它每次只能检索对一个检索字段的检索词进行检索 。高级检索的字段有两个,它可以同时对两个不同的检索字段的检索词进行检索 。2)检索的布尔逻辑算符不同 。初级检索的字段数量只有一个 , 即利用二次检索对前一次检索结果的"与"检索 。在高级检索中除了可以利用的字段有两个,利用二次检索对前一次检索结果的"与"检索之外,它可以同时对两个不同的检索字段的检索词进行"或"和检索 。
7 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的全文浏览器有什么作用?中国期刊网的CAJ 全文浏览器的作用是为了浏览这个数据库的全文使用的 。支持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全文CAJ文件的浏览器(需要WINZIP解压),它可以在该数据库首页上下载 。如果事先在计算机上没有安装这个浏览器,将无法阅读该数据库的全文 。
互联网信息检索原理
1.从信息利用的角度考察 , 互联网信息资源由哪三方面构成?答:从信息利用的角度考察,互联网信息资源由连接在网上的计算机中的无数信息、网上的各种信息工具以及网络通信渠道三方面构成 。
2.简述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答: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是数量庞大、增长迅速;更新频繁、变化无常、分布散乱;良莠混杂 。
3.如何正确认识网络信息与印刷性出版物在出版类型上的对应关系?按照出版类型区分,网络信息资源有着和印刷型出版物类似的对应关系 。例如,印刷型的期刊有网络期刊与其相对应,印刷型的图书有网络图书与其相对应,印刷型的报告有网络报告与其相对应,如此等等 。这种对应关系,仅限于我们对网络文献信息类型的认识,不能应用于具体的文献 。例如,早期的印刷型文献一般不会有网络形式,多数的当前印刷型学术文献也不太可能找到对应的网上电子版本 。
4.何谓原创性网络信息和二次网络信息?按照内容是否具有原创性 , 网络信息资源有一次资源和二次资源的区分 。一次资源是指首次发表的原创性信息,二次资源是转载已有的信息 。
5.何谓可见网络信息和不可见网络信息?按照是否属于搜索引擎检索范围,网络信息资源可分为可见资源和不可见资源两类 。
6.简述网络可见信息的两个条件 。可见资源是搜索引擎可搜索到的资源 。这种资源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含有HTML超链接,二是没有设置口令,
7.简述网站和网页的关系 。网页是用HTML或DHTML、XML等语言写成的文本文件 。而网站则是有独立的域名,由若干相关网页组成的一个站点 。按照微软公司的比喻,如果把WWW当作是Internet上的大型图书馆,则每个Web站点就是一本书,每个Web页面就是书的一页 。
8.为什么说网络学术信息不能唾手可得?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查找主页信息通常要通过查找搜索引擎之类的中介数据库才能进行 。而使用这些工具需要一些专门的技术,希望高效率地查找网络信息时尤其如此 。二是一般情况下只使用一两种搜索引擎所得的结果往往是沧海一粟 。三是互联网上学术类与非学术类信息的比例是1:10 。再则,网上学术信息很多是以不可见资源形式存在着 。因此查找网上信息的难度更大一些 。9.按工作方式区分的搜索引擎有哪三类搜索引擎?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 , 搜索引擎可以分为主题引擎、目录引擎和多元引擎 。
10.简述主题引擎的三个组成部分 。主题引擎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Robot、Index和搜索软件 。
11.请举出典型的国外和国内主题引擎各一个 。国外主题引擎的代表是Google,国内代表为百度 。
12.为什么主题引擎的分类途径不如目录指南型引擎?主题搜索引擎提供的分类途径或者为自动分类的结果 , 或是借用其他目录引擎的分类数据(例如Google利用网景公司的Open Directory分类),因而分类检索效果不如由人工仔细分类的目录指南型搜索引擎 。
13.简述主题引擎与目录指南型引擎的主要区别 。(1)信息处理深度,目录指南型引擎为网站,主题型引擎为网页;(2)信息处理方式 , 目录指南型引擎为有人工参与,主题型引擎为全自动化;(3)信息的质量和数量,目录指南型引擎质量上相对较高 , 主题型引擎数量上相对较多 。
14.为什么目录指南型引擎的主题查找效果不如主题型引擎?目录指南型引擎的主题检索只在对站点人工描述语言中进行,查找范围有限,所得结果通常是分类类名和网站名称 , 结果数量远不如主题引擎 。
15.举出国内外目录指南型引擎典型代表各一个 。目录引擎的国外代表是Yahoo!,国内代表有新浪网 。
16.什么是多元搜索引擎?简述其工作原理 。多元引擎是一种起检索中介作用的搜索引擎 。多元引擎本身没有存放网页信息的数据库 。当用户查询一个关键词时 , 它把查询请求转换成其他数个搜索引擎能够接受的命令格式,并行地或者有选择性地访问这些搜索引擎并查询这个关键词 , 处理这些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 , 然后再返回给用户 。
17.举出国内外多元引擎典型代表各一个 。国外多元搜索引擎的代表是Dogpile,国内的代表是万纬等 。
18.简述中外问搜索引擎的主要区别 。中文引擎可以使用英语等外文查找信息,外文引擎也可以使用中文;因而这两种引擎的区别不在于使用的语言,而在于收集和处理信息的侧重点 。中文引擎主要收集和处理的信息是中文网页,查找中文资料的效果通常胜过外文引擎 。反之,如果需要查找英文信息,直接使用境外英文引擎效果更好 。
19.百度引擎的网页快照可以起什么作用?百度服务器通过程序收集网页时,在缓存器中保留了网页备份 。“网页快照”即是网页备份的链接 。当点击检索结果标题没有结果时 , “网页快照”可以用于帮助获取某些“消失”了的网页信息 。
20.分别给出百度引擎限制于URL字段、标题字段和网站字段的检索命令 。他们分别是inurl, intitle和site.
21.简述百度引擎的三种逻辑运算符 。逻辑与为空格,逻辑或为“|”,逻辑非为“ -”.
22.什么是虚拟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是一种网络信息利用工具 。它针对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研究者的需要 , 将互联网上与之有关的各种资源线索,包括与该学科或领域有关的研究机构、实验室、电子书籍、学术期刊、会议论坛、专家学者等的URL , 进行系统地收集、核实并加以组织,以网站、网页或数据库形式提供给用户浏览或者检索 。
23.简述使用虚拟图书馆的场合 。使用虚拟图书馆查找信息的场合为:当时间短促,不允许浏览由搜索引擎查得的巨量的信息时;当希望看到比较可靠的网络信息;当希望对某个领域有个整体的、较全面的了解时 。
23.能否以网上信息资源完全代替印刷型文献 。哪一些文献的全文更适合从网上获得?目前,网上信息资源不能完全代替印刷型文献,尤其是学术型文献 。近几年的国内学术期刊文献、部分国外学术期刊文献和部分专利文献,比较适合于通过网络获取 。
24.通过搜索引擎获得的未经审查的各种非正式出版物称为什么文献?通过搜索引擎获得的未经审查的各种非正式出版物称为灰色文献 。
计算机信息检索原理
1 请比较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计算机信息检索的优点在于速度快,耗时少,查阅范围广,甚至可以查到国外刚刚出版的期刊论文的信息 。计算机信息检索的优点还在于检索内容的专指性强,可以从文献型数据库中以文献的发表年份、文献中提及的人名等查找相关文献 。计算机信息检索的缺点是追溯时间受到一定限制,检索费用比较昂贵,检索的时间也有一定的限制 。计算机信息检索主要适用于已经数字化的近期文献信息和动态性信息的查找 。手工检索的优缺点差不多正好与计算机信息检索的相反 。手工检索的优点是时间检索和检索范围都不受限制 。但是手工检索耗时多 , 效率低,检索入口少,因此查找效果往往不如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好 。手工检索主要适用于纸质印刷书刊文献 , 特别是早期文献信息的查找 。
2什么是数据库,它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按照国际标准组织标准ISO/DIS5127规定 , 数据库是指至少由一种文档(file)组成,能满足特定目的或特定功能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数据集合 。从使用者观点观察, 数据库主要由“文档——记录——字段”三个层次构成 。
3 什么是文档?数据库包含哪几种类型的文档?从数据库的内部结构来看 , 文档的概念是指数据库内容的组织形式 。一般地说,一个数据库至少包括一个顺排文档和一个倒排文档 。顺排文档是将数据库的全部记录按照记录号的大小排列而成的文献集合,它构成了数据库的主体内容 。在倒排文档中 , 记录的特征标识作为排列依据 , 其后列出含有此标识的记录号,使用倒排文档可以大大提高检索的效率 。
4 什么是记录?记录是文档的基本单元 。它是对某一实体的全部属性进行描述的结果 。
5 字段有几种类型?字段是记录的基本单元 。它是对实体的具体属性进行描述的结果 。
6 如何区别基本字段和辅助字段?基本字段和辅助字段的区别是是否与文献内容相关 。基本字段与文献内容相关 , 辅助字段与与文献内容无关或者关系不大 。
7 如何使用基于同一概念的方法扩展检索概念?基于同一概念的检索词的扩展法,可以寻找同一事物的学名和俗名等,寻找同一事物的简称、全称、音译意译以及反义词 。如果是英语,可以寻找同一事物名词的单复数、不同词性、英美语的不同形式等 。
8 以基于内容分析方法扩展检索概念具体有哪几种方法?基于内容分析的概念扩展法分为上位概念扩展法、下位概念扩展法和隐含概念扩展法 。上位概念扩展法是分析检索对象的学科归属 。下位概念扩展法是分析检索对象的学科分支 。隐含概念扩展法是指文献或课题中,未用显而易见的方式表达,因而需要认真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深入分析才能找出的主题 。
9如何使用基于检索结果方法扩展概念?对初步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往往能够得到与课题相关的新的检索概念,将这些概念经过重新组合,就可以达到扩展检索结果的目的 。
10 什么场合可以使用截词方法?当某些英语检索词词干相同、词义相近,但词尾或词中间有变化时(多数英语单词的单复数变化和英美不同拼写形式),可以采用截词符,或称通配符扩展检索词 。截词检索可以扩大检索结果 。
12 使用截词检索应注意的哪些问题?使用截词方法时需注意四个问题:一是截词符要紧接在词干后面 , 截词符和词干之间不能有空格 。二是避免将检索词的词干截得过短,一般应在三个字母以上 。三是截词应该合理使用 。一般不可能出现词尾变化的单词其后不必再使用截词 。四是从希望出现的单词中取尽可能多的公共字母作为词干,以提高查准率 。
13 什么是布尔逻辑算符? 布尔逻辑算符一般有哪几种?规定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算符,称为布尔逻辑算符 。布尔逻辑算符包括逻辑或(OR)、逻辑与(AND)和逻辑非(NOT) 。
14 简述布尔算符(OR)的作用 。布尔算符或(OR),是用来组配具有并列关系、概念相同或相近的词 。OR算符的基本作用是扩大检索范围,增加命中文献量 , 提高检索结果的查全率,OR运算符还有一个去重的功能 。在实际检索中,同一概念组面中含义相同或者相近的词,相互之间都使用OR运算符 。
15 简述布尔算符(AND)的含义和作用 。与(AND)运算符用来组配具有相互交叉限定关系的检索概念 。其含义是检出的记录必须同时含有前后两个检索词 。AND算符的基本作用是缩小检索范围,减少命中文献量,提高检索结果的查准率 。
16 简述布尔算符(NOT)的作用 。非(NOT)运算符是排除含有某些词的记录的,即检出的记录中只能含有NOT算符前的检索词,但不能同时含有其后的词 。NOT算符的基本作用是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查准率 。17 优先算符“( )”有什么作用?优先算符“( )”的作用是在多个逻辑符号混合使用时,改变它们的运算顺序 。
18 什么是位置算符?它在文献检索中起什么作用?位置算符又称邻接算符,适用于两个检索词以指定间隔距离或者指定的顺序出现的场合 。位置算符是提高检索查准率的一种重要手段 。
19 字段限制有什么作用?适用于什么场合?字段限制是调整检索策略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多数检索系统对不指定字段的检索词 , 通常在基本字段中进行搜索,如果想指定在题目等字段中查找所希望的检索词,就需要使用字段限制 。字段限制适用于在已有一定数量输出记录的基础上 , 通过指定字段的方法,减少输出篇数 , 提高检索结果的查准率的场合 。
20 需要扩大检索范围时,如何调整检索策略?需要扩大检索范围,调整策略的方法有:①减少“与(AND)”算符,增加同义词或同族相关词用逻辑或(OR)将它们连接起来;②在词干相同的单词后使用截词符“?”;③去除已有的字段限制、位置算符限制(或者改用限制程度较小的位置算符) 。
21 需要缩小检索范围时,如何调整检索策略?缩小检索范围,调整策略的方法有:①减少同义词或同族相关词;②增加限制概念,用逻辑与(AND)将它们连接起来;③使用字段限制,或者限制检索词在指定的基本字段出现,或者指定辅助字段,限制结果的文献类型、语种、出版国家;④使用适当的位置算符;⑤使用逻辑非(NOT)算符,排除无关概念 。

信息检索与利用学什么?难不难顾名思义,就是在庞大的信息中检索出自己需要的再加以利用,不会太难而且很有用,容不容易过就要看你们的老师了,还要看你在这方面在不在行就好像对数字比较敏感的人去学语言相关的东西或者相反再容易的也学不好.

高校为什么要开设信息检索这门课程?有的学校这门课是作为公共选修课的,一般医学院校等会作为必修课,这个也是和专业有一定关系的 。
医学、化学、药学等需要检索的东西比较多,而且这方面的检索工具也非常的完备 , 比如说PubMed , CA等 。系统的学习一下信息检索 , 对以后的论文、科研还是非常有好处的 。

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检索与分析利用这门课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伴随而来的是科技文献的急剧增长,发现、获取可用的信息能力成为高素质人才必备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 。
为了让我们不至于迷失于信息的海洋里,我们必须学会借助各种搜索引擎和检索工具帮助我们查找、筛选并最终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知识,这正是我们要学这门课的目的所在

信息的检索与利用这门课程是学什么的??主要是学习
信息检索的概念、信息检索的目的、信息检索的原理和方法、信息检索类型和特点、信息检索步骤和检索策略、信息检索评价、搜索引擎和数据库的类型特点及使用方法 。
通过学些这门课程 , 使你能够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具备基本的信息检索能力 , 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基础 。

信息检索与利用问题不同的检索系统对截词检索的支持也不一样,有些系统支持而有些系统不支持 。即使支持截词检索的系统,不同的系统所用的截词符也往往不一样 。对吗?

信息检索与利用部分填空题1、信息是事物 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 反映,也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 。
2、文献是指记录有 知识 的 一切 载体。
3、文献按其加工深度不同可以划分为零次文献 、一次文献 、 二次文献和 三次文献 。
4、信息资源按其载体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传统信息资源和 电子信息资源 。
5、连续出版物的主要类型有期刊 、报纸 和 年鉴三种 。
6、与标准 有关的一切文献都称为标准文献 。
7、数据库的主要部分是一系列的记录 所组成的文档,每条记录又由不同的字段 组成 。
8、每一条记录是由三种类型的字段组成,即检索系统存取号、基本索引字段和辅助索引字段 。
9、信息检索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 、追溯法 和 循环法 。
10、访问Web服务器时激活的第一个超文本页面称为主页。
11、搜索引擎有目录查询和 关键词查询两种检索方式 。
12、 在计算机信息检索中 , 用于组配检索词和限定检索范围的布尔逻辑运算符包括:and 、or和 not三种 。
13、按构成原理划分,信息检索语言可以分为表述文献外部特征 的语言和表述文献内容特征的语言2大类 。
14、所需信息被检出程度的信息量指标为查全率。
15、文献查准率是与查询相关的结果占全部查获文献的百分比。
四、判断题(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 。10分,每题1分)
1、从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文献从无序到有序、从无组织到系统化的过程 。(× )
2、从文献检索的角度来看,一次文献是检索对象,二次文献是检索手段 。( √)
3、题录、目录属于一次文献;期刊论文属于二次文献 。( ×)
4、综述和百科全书属于二次文献 。(× )
5、在众多的信息源中,期刊是最重要的信息源 。( ×)
6、核心期刊是指经常使用的期刊 。( ×)
7、关键词和主题词都是表征文献实质性内容的词汇,前者是经过词表规范的,后者是未经词表规范的自由词 。( ×)
8、《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由分类号(代码)和类名来揭示信息的主题概念 。(× )
9、题录型的检索工具,其著录项目包括题目、作者、文献出处、文摘 。(× )
10、一项发明创造要获得专利权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 )



3、我国文献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我国文献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是由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并行子系统构成 。
A、图书馆系统(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
B、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及其系统
C、专利文献系统
D、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馆系统
E、档案系统
4、信息检索的基本程序
①分析课题
②选择检索工具
③确定检索途径
④选择检索方法
⑤查找信息
⑥获取信息

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与利用

文章插图

在文献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如何获取有用信息成为人的能力的重要方面 。文献检索课学习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 。信息检索能够避免重复研究或走弯路、节省学习者的时间、是获取新知识的捷径 。增强情报意识,可以快捷的获取资料,提高吸收利用世界知识信息的能力 。拓展资料: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依赖越来越大,人才被赋予新的内涵 。检验人才的标准除具有良好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较宽厚的专业知识、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外,是否具备较强的信息素质已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 。面对信息社会,只有具备信息素质的人,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也只有接受过良好信息素质教育的人 , 才能在信息社会中表现出极大的潜力和创造力,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 。信息检索顾名思义就是把你想要知道的、了解的信息通过某种途径把它搜索出来 。在百度词条中可以查到 , 信息检索的释义是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相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信息检索起源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和文摘索引工作 。而在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的推动下 , 信息检索在教育、 军事和商业等各个领域高速发展,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信息检索
为什么当代大学生要学习“信息检索与应用”书到用时方很少 信息检索还是还是经常会用到的 举个最简单例子的就是你做毕设的时候 反正我毕业以后不管工作还是科研都需要!

学习信息检索课程的意义是什么?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有言:“假舆马者 ,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8世纪英国文豪、词典编撰家塞谬尔.约翰逊也说过:“知识有两类,一类是我们自己知道的;另一类是我们是我们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 。“工具书使用法”,“文献检索与利用”,“信息检索”之类课程就是一种“找知识”的知识课 。
信息检索的作用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
(一)避免重复研究或走弯路
我们知道 , 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 , 闭门造车只会重复别人的劳动或者走弯路 。研究人员在选题开始就必须进行信息检索,了解别人在该项目上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工作目前正在做 , 谁在做,进展情况如何等 。这样,用户就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从而避免重复研究,少走或不走弯路 。
(二)节省学习者的时间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信息的增长,加重了信息用户搜集信息的负担 。许多学者在承接某个课题之后,也意识到应该查找资料,但是他们以为整天泡在图书馆“普查”一次信息就是信息检索 , 结果浪费了许多时间 , 而有价值的信息没有查到几篇,查全率非常低 。信息检索是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必要环节,成功的信息检索无疑会节省大量时间,使其能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 。
(三)是获取新知识的捷径
大学生在校期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但是 , “授之以鱼”只能让其享用一时 。如果掌握了信息检索的方法便可以无师自通,找到一条吸收和利用大量新知识的捷径,把大家引导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中去,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 。是谓“教人以渔”,才能终身受用无穷 。
德国柏林图书馆门前有这样一段话:“这里是知识的宝库,你若掌握了它的钥匙 , 这里的全部知识都是属于你的 。”这里所说的“钥匙”即是指信息检索的方法 。

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信息检索与利用】核心价值观 , 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 , 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 , 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接着总书记指出了青年大学生树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要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这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也是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们要时刻遵循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材料 , 深刻领会其内涵及精神实质 。
青年大学生首先要通过认真、深入的学习,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真正在心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准体系 , 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 。
二、深刻理解大学生为什么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作为青年中最富有创造精神和超越意识的大学生群体 , 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意义重大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 全球意识形态处于从未有过的大活跃、大碰撞、大交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异常复杂的新考验、新挑战和新影响,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的新特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必要 。
三、在科学方法论指导下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受到来自社会经济不断强大、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大学生价值观日趋多样化的冲击和影响 。根据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向突出的特点,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价值取向一元论和多元化的辩证关系;根据大学生价值追求功利化的特点,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物质追求与精神提升的关系;根据大学生价值选择矛盾化的特点,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教育中要与社会生活接轨,将“知”与“行”结合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 。“通过百折不回的努力,让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观念渗透到群体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 , 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 。”据此,我想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当代大学生如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个人意识非常浓厚 , 对于规定的理论学习兴趣不高 。这样 , 即使每个人都接受思想教育 , 也不过是一个月就全部忘掉的事情 。因此,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美好期望,我们首先应该培养一种认同意识,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接近理论、学习理论 。这种认同不是口头的赞同,而应该是一种热爱,一种下意识的反应 。要培养出这种认同感,可能需要的是转变宣传、教育方法 。课堂教育是需要的,可它不是全部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因此,我认为应该更多的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多与社会相通 。实践不止出真知,还能让人体验真知 , 从而深刻认识认同真知 。这样,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观念和吃饭睡觉一样平常时,它自然就能外化于我们的日常行为中了 。
二是用制度促成坚持 。我们需要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为了响应党的号召的一时兴起,而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从而养成一个习惯,深入骨髓,成为一种优良品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然而,这种长期坚持正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大部分人都可能是在响应号召时做几件事 , 但是热度下去了,也就忽略了自己的行为 。因此,我认为,个人做不到时,就需要制度来帮助、来约束 。很多时候,当一个人内在动力不足时,就需要外力来帮其塑形、塑性,这样做并不是要抑制个性 , 而是希望一些应该成为社会共识的行为意识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拥有 。也许我们一开始会有些埋怨 , 但久而久之,习惯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后,我们就会心存感激 。如果我们这一代的大部分人都能因此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深入生活,塑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那么,以环境的感染力量,传递给下一代就不是很大的问题了 。
三是发挥榜样的力量 。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党员,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和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投身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浪潮中来 。我们大学生要有把青春奉献给事业的勇气和担当,把个人理想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 当好国家的“一线建设者” , 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 。在未来的一二十年里,我们这一批大学生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完成2020年第一个一百年到来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到本世纪中叶第二个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